画静物素描时,怎样才能既简单又自然?

画静物素描时,怎样才能既简单又自然?



1、画静物素描时,怎样才能既简单又自然?

静物素描是绘画学习的基础。面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用品:水果、玻璃用品、陶器、蔬菜、花卉等,我们要去研究它、画好它,并教会学生如何去描绘它,并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体会,素描画了很久,但就是画不好,没有长进,问题出在哪里呢?根据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画好1幅静物素描需要把握好这5个要素:辅助线、比例、透视、构图、整体关系。 辅助线 线条在绘画艺术中最具生命力、表现力和想象力。作为1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就更应注重线条的运用,而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有时却忽视了这1点。 通常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经常讲到的是明暗交界线、结构线、外轮廓线、内轮廓线,这些学生都知道。但是在作画的时候还是画不好形,原因何在呢?这跟辅助线的运用有密切联系。辅助线对于初学画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指在形体塑造的过程中所借助的假设线。这些线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是帮助我们造型的1种辅助工具,而不借助辅助线是很难把对象画对称的。同时,在构图的时候,也会运用到辅助线,通过辅助线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好构图的位置。 比例 比例是指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多少、窄宽、厚薄、面积等诸方面的比较。不同的比例关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观察与表现比例关系有个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关系因素的两极,再确定中间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确定出任何复杂的比例关系。而要把形画好,比例在画画的过程当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静物素描中,每1个物体本身存在着1种比例关系,它的这种关系比石膏几何体要复杂得多,要想把这种关系画正确,需要经常用比例关系来约束自己。 透视 1切物象都占有1定的空间,物与物之间也存在着1定的空间距离。如画者与写生物的空间距离、被画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物本身前后的空间距离、被画主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等等。在素描中,利用物体的透视变化产生距离感,表现空间的技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透视原理的运用。 但透视1般不应该放在开头讲,因为在学生还不具备画线的能力和找倾斜度的能力的时候,把透视放在前面讲会带来动手方面的困难。静物素描教学中圆的透视是最难画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水果、玻璃用品、陶器、蔬菜、花卉等大多数是由“圆形”组成。举1个最简单的例子:“1个酒瓶”涉及到的圆就有45个了,而要将这些圆的透视画好,可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 构图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1。构图有3个要点: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画面底形的位置与图形的关系。 在3个要点中,第1要点是构图的决定因素,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了画面的样式。静物素描写生构图的应用相对简单,只要将对象的主要部分置于画面中心,将对象整体与边框距离处理得当,背景底形不重复,就是成功的构图。但需要注意的是,“画面中心”并不是画面的等分中心,它是以人的视觉方式确定的。这1中心,是以黄金分割定律原理确定的位置,即以1∶0.618的比例分割画面,得出画面中的4个相交位置,这4个位置即是接近画面中心的“构图中心点”。我们可以将写生对象的主要部分,置于其中任何1点,即可得到优美的构图形式。 整体关系 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要树立整体的观念。静物素描就是训练学生对复杂的形体、色调的理解与驾驭。1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静物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1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1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离开了这两点,静物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人说:“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这话虽然有点偏颇,但也有1定道理。既然整体是关系到1幅素描作业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是靠比较的方法,比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1面。 画好静物素描的关键,在于找到1种好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并且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训练,你就会发现原来画好1张素描并不是那么难。 答:要多多练习。了解物体之间的明暗关系,熟练的应用笔法 我也是学美术的,要充满兴趣,多多画,认真的就会以很大的进步 买本高考景物3小时。先临摹1段时间。在写生 临摹-写生相结合 进步会很快。 还有多给老师看你的作品 。让他指出你的缺点不足。 构图: 构图是作画前要关注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静物的构图,1般要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和均衡等因素,物体位置的安排要有主有次、有前有后,不能都偏向1边,要合理,画面的最高点不宜放在正中间,要稍偏向两边,使画面中静物的摆放有变化;静物在画面中不能太大或太小,有些初学者容易犯此类的错误,原因还是没从整体出发;1般静物的构图采用的是最常见的不等边3角形的形式,物体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变化,形成了左右均衡的视觉效果,如果画面的最高点在左边,画面的最低点就在右边,反之也1样,按照构图的基本要求去安排画面,将绘画的其它因素综合,即可以得到优美的构图形式,为进1步的深入刻画打下基础。 比例: 比例是指在绘画中对物体自身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大小、高低、长短、宽窄、面积等多方面的比较,比如陶罐的高度是宽度的1/2,仅仅理解了这样比例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物体透视变化,正确画出其它结构的变化,如顶部椭圆的面积、上下椭圆的大小比较、把手的位置等等,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物体呢?还要比较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高低、大小等因素,只有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比较,才能完成1个或多个物体正确的表现。1定要下功夫,学会比较,这种比较也是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的1种,1幅静物素描作品是要把静物画“像”,只有这样,才能进1步深入学习表现其它复杂的内容。 透视: 有1些初学者在画好静物后,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别扭,自己也不知道在哪儿出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之1就是透视不正确。绘画透视知识是1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因为在绘画中,透视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作画时准确抓住物体的形体结构等变化,不仅能够画准确静物的形,而且利用掌握的透视原理还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等,所以,必须掌握基本透视知识和原理,并在绘画中指导我们提高绘画水平。 辅助线: 在绘画的学习过程中,“线”的基本概念大家都能理解,都知道有明暗交界线、轮廓线等,线条的使用可以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可以大面积的涂画表现出明暗关系等,但“线”还有1个作用——辅助线,辅助线在物体上是不存在的,是假设的线条,是帮助我们造型的1种辅助形式,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利用辅助线会很难把物体画准,比如画椭圆、画对称的物体等等,正确使用辅助线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对物体的结构理解和表现,在构图时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明暗关系: 明暗关系是物体受光线照射后产生的明暗的变化,影响画面物体深浅变化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是受光和背光,受光亮,背光暗,包括投影。2是物体的固有色本身就有深浅的不同;正确的明暗关系能够表现出光感、立体感,深浅、虚实的变化还能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质感: 各种静物不仅有各自不同的造型,我们在把静物的外在形象特征画准确的基础上,静物表面不同质感的表现便是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了;对静物质感的表现,主要是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在实际绘画时,根据不同的静物采用不同的表现技法,表面光滑的静物要用较硬的铅笔、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很明显;反之,表现表面较粗糙的静物时,要用较软的铅笔和较松散的线条来表现 整体关系: 整体关系放在最后讲,但并不是1幅画快画完了才想到整体2字,而是自始至终都要体现。所谓整体关系就是画面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位置、大小、主次、深浅、虚实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强调“整体观察、整体表现”这个绘画的基本要求;整体是由若干局部构成,要根据整体的要求表现局部,局部的变化要符合整体的变化,不能在局部上“斤斤计较”,往往初学者就在这里犯错误,只盯局部的细节,眼里只有局部的小变化,而忽略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其实,在1幅画中,没有了整体的统1,局部再精彩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要求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要不断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不断进行比较再比较,同时要将画拿远观看,这样容易发现错误和不足,按照这样的思路去作画,完成1幅满意的素描作品就不是1件难事了 我也是学画画的,你画静物素描最中要的就是调子跟着型走,明暗拉出来,暗的地方1定要暗下去。我觉的要用心去画,多看看老师画,在卖好点调子的书来临摹。要比别人画的好,1定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听老师教的方法。 素描啊~ 我先说1下~ 怎样排线: a:排线时候,方向1致,1笔1笔的画,疏密适当 b:要轻起轻收,使线条2头轻中间重,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排线之间的衔接 c:画物体的时候,1般是先用从物体的轮廓线向中间排线,然后再用斜线整和, 注意:斜线是有方向的,1般是向右边斜,因为这样符合人的视线从左到右的习惯 但是在画象球的时候,他的边缘线排线的时候是变换方向的 d:排线的方向要适当考虑物体的块面结构 e:画暗的部分,要变换排线方向,1层1层加深,不要乱涂 f:画画的时候,1般是先画它的投影面在画它得暗面:因为投影面比暗面更暗 画画1般从最暗的部分画起,这样有利于它的造型, g:画1个物体的是在它的边缘也要向它的物体的外部空间排线,因为这样也是有利于突出它的立体感 h:1个物体即分大部的明暗,也在其下面分小部的明暗。这样1层1层划分下去。 i:明部和暗部的中间不1定就是灰面,像在正方体中,灰面就是第3个面,而明部过去就是灰面 j:在1个面中有这样和特点:越靠近边缘就越暗,越到中间就越亮。 静物的表现 我大体先给你归纳为两种吧 1般两种质感的 1,亚光,表面粗糙,无明显高光,亚光表现手法就是保持色调的匀称,就像石膏圆球的表现手法,正常比例的黑白灰3面,不要留高光点,1遍遍的铺调子,直到色调达到预期的暗度,建议铅笔不要用6B以上的,虽然6B以上的黑度可以,但是铅笔过于软,画出来发油,就影响亚光的表现效果了。 2,光面,表面光滑,有明显高光,表面环境色较多,反射环境物体较强烈,这个可以和上面1样的表现手法,但是区别在于,这种光面的器具要注意留白,多观察环境物体对它的影响,高光点明显,轮廓清晰,对比强烈,刻画明暗交界线的时候可以用到8B的铅笔,能衬映表现效果。 然后说到1些金属或者暗色的物体不好找明暗交界线的问题,这个是1个常识性的东西 不好区分明暗交界线的物体,可以参照周围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本物体的投影,以及本物体的构造形状 和光线的角度来判断 表现黑罐子要注意1点!为了保证暗色物体的立体感,1般把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达到原色就可以,亮部,反光部注意减轻色调。 亚光就是磨砂面 就是非光滑面的质感,像石膏就是亚光的,因为它不像陶瓷和玻璃那么光滑,而且有那么明显的高光点, 皮质的要有光滑的感觉 对于1些旧皮质的东西要塑造的粗糙1点 皮质的也分光面和糙面 毛类的画法1般就是排线的透气性 要注重纹理方向,总体的立体感要保持 最关键的是毛类的1般不能有太明显 或者僵硬的边缘 边缘放轻松1点 能显得毛质的柔软 很自然 石膏类 就属于亚光 虽然它很白但是 不是光滑亮面 有种沙沙的感觉 亚光就和磨砂这种类型的 无明显高光点和倒影物体的性质 这个 按照常规素描塑造就可以 陶瓷类 就我上面答案的第2条~ 如有不明白请继续追问。 唔~~~~擦擦汗。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