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种植技术?毛茨菇种植技术?

茨菇种植技术?

1、茨菇种植技术?

慈姑为泽泻科慈姑属中能形成球茎的多年生草本栽培种。一般为春季育苗,分期栽植,长江流域一带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育苗,6~7月定植,秋季采收。本地区主要选用的品种为“苏州黄”和“宝应圆慈”。在育种前应选用个头较大,顶芽粗细在0.5厘米以上的球茎作种,将顶芽稍带一部分球茎切下,栽于秧田。插芽前先将秧田耕耙,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然后耙平,使田土平整、泥泞,然后按7~8厘米见方插芽,将芽的1/3或1/2插入土中,以免秧苗浮起。待苗高35厘米时定植。定植前整地施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并配合施入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作基肥。苗高35厘米时定植,株距40×60厘米。定植活棵后10~14天开始追肥,每亩施45%复合肥40公斤,到结球期再施复合肥50公斤,注意施后耘田,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另外施草木灰100公斤,对球茎膨大有良好效果。整个生长期不能脱水,水位保持在15厘米左右,待天气转凉,水位保持在8厘米左右,以促进茎肥大;另外,在高温季节灌水要求夜间灌入,同时注意及时防除杂草,及时摘除黄叶老叶,促进通风透光,增强同化作用,减少病虫害危害,以提高产量。

毛茨菇种植技术?

2、毛茨菇种植技术?

1茨菇属于多年生沼泽草本,适合生长在水肥充足的田地中,栽种茨菇可以选择稻田、溪边等场地,并向田地中泼洒腐熟的农家肥、绿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了让茨菇更好的生长,还要对田地进行翻耕。

2、种植方法种植茨菇时,要挑选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幼苗,并将其外围叶片摘除,将叶柄长度控制在二十厘米,然后将茨菇幼苗插入稻田中,并将插秧深度维持在十厘米,插秧密度保持在每亩四千株即可。

3、病虫防治茨菇的抗病虫性较差,养殖时要定期巡视田地,在发现害虫时,要及时将其清理干净,并向茨菇喷洒粉锈宁药剂,消灭虫害。在后期管理时,要经常为茨菇通风透气,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4、提供养分茨菇处于生长期时,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可以为其提供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在茨菇定植半月后,应该为其提供硫酸钾复合肥,促使茨菇生长旺盛,但施肥量要控制在每亩一百斤,避免植株出现肥害。

茨菇种植技术?

3、茨菇种植技术?

1、种植茨菇的时候尽量选择比较肥的土地,也可以自己打好基肥。

2、插秧的时候最好选择比较炎热的季节,并且保持一定的密度。

3、茨菇的生长过程中,要施加三次左右的肥料,最后采收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伤到球茎。

茨菇种植技术?

4、茨菇种植技术?

慈姑为泽泻科慈姑属中能形成球茎的多年生草本栽培种。一般为春季育苗,分期栽植,长江流域一带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育苗,6~7月定植,秋季采收。本地区主要选用的品种为“苏州黄”和“宝应圆慈”。在育种前应选用个头较大,顶芽粗细在0.5厘米以上的球茎作种,将顶芽稍带一部分球茎切下,栽于秧田。插芽前先将秧田耕耙,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然后耙平,使田土平整、泥泞,然后按7~8厘米见方插芽,将芽的1/3或1/2插入土中,以免秧苗浮起。待苗高35厘米时定植。定植前整地施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并配合施入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作基肥。苗高35厘米时定植,株距40×60厘米。定植活棵后10~14天开始追肥,每亩施45%复合肥40公斤,到结球期再施复合肥50公斤,注意施后耘田,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另外施草木灰100公斤,对球茎膨大有良好效果。整个生长期不能脱水,水位保持在15厘米左右,待天气转凉,水位保持在8厘米左右,以促进茎肥大;另外,在高温季节灌水要求夜间灌入,同时注意及时防除杂草,及时摘除黄叶老叶,促进通风透光,增强同化作用,减少病虫害危害,以提高产量。

茨菇种植多久能收获

5、茨菇种植多久能收获

1、茨菇生育周期20-210天,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收获。

2、茨菇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插播顶芽。而最适宜的移栽期是8月下旬至9月初,因为此时移栽可有效避开晚霜和冬雪。

3、茨菇在种植的时候,最好是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土壤要肥沃一些。在种植之间,先要将土地施好基肥,一般用农家肥就可以了。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