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省各城市简介.,内蒙古征占林地补偿标准

宁夏省各城市简介.


1、宁夏省各城市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5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1。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自治区首府银川。


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银川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是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蒙3省区交汇处,辖沙坡头区、中宁、海原两县,共40个乡镇442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拥有常住人口110.72万。


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114年建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9边重镇之1。 “左控5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8郡之肩背,绾3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上6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3省会城市所构成的3角地带中心,宁夏5个地级市之1和唯1的非沿黄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 ,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原文化交汇处。2014年户籍总人口为153.33万,回族人口71.8万,占全市44.5%,人口输出大市。中国4大马铃薯种植基地之1和中国北方的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产品基地示范区,方棋发源地。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是长征十大潜力城市之1。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原为古灵州城和金积县驻地,地处宁夏平原腹地,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总人口130万(2012年),其中回族66万人,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1。


石嘴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石嘴山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介于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东西宽约88.8公里,南北长119.5公里。石嘴山市 面积5310平方千米,人口745482人(2012年)。



2、内蒙古征占林地补偿标准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对依法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的,必须缴纳林地、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和安置补助费。


农民建房占用集体林地的,只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森林经营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所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道路和其他工程设施的除外。


第3条、临时占用、征用林地的,缴纳林地补偿费。需要伐除林木的,还应缴纳林木补偿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


需要拆除其它附着物的,按实际损失缴纳补偿费。


第4条 、非国有林业单位经批准在国营林业单位林地上开办旅游业的,除按本规定缴纳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植被恢复费、安置补助费外,并按年缴纳总收入的百分之5的管理费。


第5条 、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手续时,1次性征收总占用、征用林地费用百分之1的林地管理费。


第6条 、占用、征用林地的补偿费按下列标准缴纳:


(1)用材林林地:按每亩成熟林蓄积价值的3倍。


(2)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按每亩用材林的成熟林蓄积价值的4—6倍。珍贵树种林地,按每亩用材林的成熟林蓄积价值的8—10倍。灌木林地每亩按用材林林地标准的百分之5十。


(3)经济林地,按设计每亩年产量价值的3—6倍。


(4)苗圃地,按占用、征用前3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5倍。


(5)占用、征用盟市、旗县所在地或城镇郊区范围内林地的,其补偿费应高出相同林种林地标准的1—2倍。


(6)占用、征用宜林地的,按用材林地标准的百分之3十3。


(7)占用、征用期3年以下,按永久占用、征用林地补偿标准的百分之2十。


(8)占用、征用森林经营单位的其他用地的,经占用、


征用林地双方按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第7条 、林木补偿费按下列标准缴纳:


(1)用材林每亩按6立方米出材量的价值补偿。珍贵树种的补偿费为1般树种的3倍。


(2)防护林为用材林补偿标准的3倍。


(3)经济林为用材林补偿标准的4—8倍。


(4)特种用途林为用材林补偿标准的10倍。


(5)0星树木的补偿标准,按用材林的补偿标准执行。


(6)未成林的树木、薪炭林和灌木林均按用材林补偿标准的百分之5十。


(7)苗木的补偿标准,为当地同种苗木出圃时产值的3倍。


第8条、占用、征用林地安置补助费,按照2十亩林地1个劳动力或者4万元标准。


第9条、森林植被恢复费的标准:


按当地整地、造林、培育(包括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垦复抚育)全过程的重置价格3倍计算确定。


森林经营单位的全部用地被占用、征用的,除了缴纳上述各种费用外,还应按占用、征用林地各种费用总和的百分之十5至百分之2十的标准,缴纳新林地开发基金。


第十条 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由用地单位在林地划拨前向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缴纳。


森林植被恢复费,由旗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


占用、征用林地3年以下的,年满3年时,用地单位应当在林地上造上林,经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将新林地归还原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收回森林植被恢复费。未造林的,不退森林植被恢复费。


新林地开发基金,由旗县级以上林业部门收取,返还被占用、征用地单位,用于新林地开发。


第十1条 、占用、征用林地的各项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由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用于发展生产和安排因林地被占用、征用而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不得挪做他用。


第十2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切实做好占用、征用林地的收费工作,并加强检查督促。所收取的各项补偿费,应当用于造林、营林、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林政管理。凡违反本规定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法查处。


第十3条 、占用、征用林地的补偿费和各种收费,均属于预算外资金,要按预算外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在同级财政部门实行财政专户储存管理。收费单位应接规定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统1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十4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财政物价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本规定的实施。



3、宁夏省各城市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5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1。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自治区首府银川。


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银川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是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蒙3省区交汇处,辖沙坡头区、中宁、海原两县,共40个乡镇442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拥有常住人口110.72万。


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114年建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9边重镇之1。 “左控5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8郡之肩背,绾3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上6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3省会城市所构成的3角地带中心,宁夏5个地级市之1和唯1的非沿黄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 ,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原文化交汇处。2014年户籍总人口为153.33万,回族人口71.8万,占全市44.5%,人口输出大市。中国4大马铃薯种植基地之1和中国北方的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产品基地示范区,方棋发源地。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是长征十大潜力城市之1。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原为古灵州城和金积县驻地,地处宁夏平原腹地,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毗邻陕、甘、蒙。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总人口130万(2012年),其中回族66万人,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1。


石嘴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石嘴山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介于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东西宽约88.8公里,南北长119.5公里。石嘴山市 面积5310平方千米,人口745482人(2012年)。



4、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空间布局




5、宁夏中卫旅游十大景点



1、石空寺。石空寺石窟始开凿于唐代,据史书《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行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是唐代丝绸之路上1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基地,1961年被自治区人民0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宁县枸杞博物馆。中国枸杞博物馆,典藏的是枸杞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经典。黄河魂,枸杞情,交相辉映,温暖的风土人情,优雅的塞上风光,奇妙的黄河自然景观,把历史的传说和1个伟大的产业紧紧联系在1起。



3、宁舟宝塔。宁舟宝塔宁舟宝塔简称舟培,坐落在中宁城西舟塔村柳青渠北岸的河沟边。始建于唐朝大顺2年(891年),是丰宁城(今古城)为纪念北魏刁拥军在该地设置码头,1冬造船200艘,首创黄河航运业,于码头寺庙修建的1座砖塔。



4、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玺赞生态枸杞庄园,规划面积12000亩。从2013年10月破土动工以来,庄园按照自治区和中宁县关于枸杞产业发展及扶贫工作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品质发展、品牌发展和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玺赞庄园枸杞品牌,实施高端立体营销策略,走出了1条枸杞产业优质高效和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5、鸣沙洲塔。鸣沙洲塔 原名安庆寺永寿塔,原是1座8角落13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西夏,塔建在1高出地面1.5米的夯土台上,塔底边长3.14米,6层以上已塌毁,残高约27米,1985年加固,修后高度为42米。



6、中宁浆鳞鱼。 1974年,地质工作者在牛首山石峡沟发现的中宁浆鳞鱼化石,代表该属在中国及亚洲的首次发现。之前,在此地还发现了“牛首山沟鳞鱼”化石。浆鳞鱼最早发现于东格陵兰(1931年)。



7、双龙山石窟。双龙山石窟位于中宁县余丁乡,开凿于唐代,据史书《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为唐制”,是唐代丝绸之路上1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圣地。该寺共有13个石窟,9间无梁洞规模最为宏大。



8、马万山。马万山属南华山最高峰,海拔2954.5米,登其巅可望中宁黄河。在此建上观光台,再配置高倍望远镜可观日月星晨,了解天象和太阳黑子、月中秘密。



9、杞菊红生态农庄。杞菊红生态农庄,是1家集菊花种植,观光旅游、苗木培育、花卉盆景栽植、枸杞加工销售为1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形成绿色生态有机种植、田园观光旅游、花卉主题养生、乡村文化体验、特色产品销售与深加工、休闲美食度假、自驾露营运动开发为核心的观光基地。



10、宁夏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宁夏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中宁长山头农场,公园总面积179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49公顷。



6、万立军的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