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种植技术,凉薯的栽培

土瓜种植技术

1、土瓜种植技术

土瓜(甘薯)种植技术:

要用壮苗,剔除弱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因为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根壮,吸收养分能力强。要求薯苗粗壮,有顶尖,节间不太长,无病虫害症状。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薯苗长度一般要达20~25厘米,具有六个展开叶较好,薯苗太长则带的叶片较多,蒸腾面积大,返苗迟,而苗太短,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薯苗过长过短都不利高产。

培育壮苗必须采用薯块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选择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薯块作种。先在1米宽的苗床排种育苗,当薯块长出的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植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在计划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当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应及时采苗种植。强调剪采第一段嫩壮苗作种苗,剪苗时应留头部5厘米内的数个分枝,但不可留得过长,从新发苗,如此循环剪苗。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第二、三段苗),主要原因是甘薯常常携带黑斑病、根腐病菌及线虫病等,薯块中携带的病原物会缓慢向薯芽顶部移动,而顶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携带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滞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带病的可能性比较小。有些地方如海南农民很少用薯块育苗,习惯用茎蔓多年连续繁苗,有的还用第二段苗,造成甘薯品种种性退化和产量下降,这是海南甘薯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凉薯的栽培

2、凉薯的栽培

凉薯属豆科又名豆薯、地瓜、沙葛,一年生蔓性蔬菜,系产亚洲热带,我国长江以南普遍栽培。凉薯的块根肥大,肉质洁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可生食,也可熟食。凉薯为我省主导蔬菜之一,现都为地膜覆盖早熟栽培,产量高、效益好,近几年面积逐步扩大。现将地膜覆盖凉薯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播期选择

凉薯喜高温,但芽苗怕冻,若未选择最佳播种期会造成烂种死苗,一般要求平均气温达12℃以上抢晴播种。我省凉薯地膜覆盖早熟栽培播种期选择在3月20日-3月25日。种子选用经多年种植的四川省双流县双福种子公司生产的——牧马山三号凉薯,以确保商品形状好、口感好、产量高、效益好。

二、整地直播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栽培。种植前一个月施足有机肥,每亩施鸡粪1500~2000公斤或菜籽饼肥250~300公斤以及复合肥50公斤。用旋耕机或犁耙翻耕2次,使基肥较快腐熟,达到土壤细碎土肥均匀,经20多天后开始做厢,即

1、2米宽单体做成1厢,厢面成梯形,上宽40厘米、下宽60厘米,厢沟宽20厘米、沟深15厘米左右。在雨过后或浇水后使土壤达到湿润状态再盖膜、压膜,以提高地温。播种采用直播法,每厢播8行,株距15~16厘米,每亩栽8000~9000株。为了提早上市可进行催芽。用温水浸种5~6小时,于25~28℃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一遍以免烂种,待5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直播。为了提高播种工效又可控制规格,菜农一般用打穴器打穴进行播种,每穴放一粒种芽,再覆薄土。

三、苗期管理

如何使凉薯苗达到早、全、齐、壮,是实现凉薯高产丰收的关键。主要问题是控制好田间土壤湿度,过干易受冻,过湿易烂种。同时做到查苗补蔸,确保实现一次全苗。当苗高10厘米时轻施苗肥,一般结合苗期中耕除草进行,在凉薯株边开小条沟,每亩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施后覆土,结合培土保蔸促根促早发。凉薯生长全过程因其抗性强无需治虫防病。

四、立柱整枝

凉薯开始拉蔓时应立柱,柱高

1、2米左右,柱材用小山竹或棉杆。当藤蔓长至15~20厘米时每1-2株插一支小山竹或棉杆,搭成人字架,再用小尼龙丝绳把人字架连结成直线,以免今后大风吹倒。同时人为将主蔓右旋转绕在小山竹或棉杆上任其攀缘上架,则蔓剪掉不要。

五、中耕培土

凉薯在立柱前,应进行中耕除草,立柱后约在6月上旬可重施一次块根膨大肥,每亩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雨后或灌溉时撒施于凉薯株间,同时拔除杂草后培土一次。

六、打顶抹芽

在凉薯生长过程中,要经过2-3次抹腋芽,同时必须打掉花芽,有利于减少养分消耗。当蔓长到

1、1~

1、2米高时,就应对主蔓进行打顶,控制地上部生长,使营养集中供应地下块根生长,达到早熟高产。

七、抗旱排涝

认真做好后期水分管理,土壤发白时必须抗旱,否则影响块根膨大。早上或傍晚灌半沟水,严禁漫灌。如遇下大雨应及时排水,若出现田中渍水,易导致凉薯皮色成褐色或烂块根,影响商品产量、品质及效益。

八、采收

因凉薯属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早熟栽培凉薯都是有抢占市场的目的,因此,种后4~5个月即可先后采收,比常规露地栽培提前上市,获得高效益。根据市场行情,一般在凉薯单个重量达到450~500克进行采收。如果市场行情差时,可晚些上市。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