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翻译英语 “提出在树种选择、建设苗木基地、种植点的配置、整地等各方面的建议和对策。”,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汉语翻译英语 “提出在树种选择、建设苗木基地、种植点的配置、整地等各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1、汉语翻译英语 “提出在树种选择、建设苗木基地、种植点的配置、整地等各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Proposals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selection of seeds, establishing sapling plantation,planting locations and preparing the land.。



2、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3、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4、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5、如何规划苗木基地


园林苗圃育苗规程


(Guidelines and rules for raising seedings in gardens and nurseries )


第1章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城市园林苗圃技术管理,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满足城市园林对苗木、草坪的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主要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需要的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草坪繁育技术做出的规程。


1.0.3 园林苗圃要针对园林绿化需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试验,推广,采用新工艺,培育出品种纯正的新优、健壮苗木。


第2章 圃地的区划


第1节 圃地应具备的条件


2.1.1 苗圃地的坡度以1-2‰为宜,坡度过大地段应整成梯田。


2.1.2 苗圃耕地应为壤土,PH值保持在微碱性,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0%。水解氮40-60PPM,有效磷20PPM,有效钾60PPM。


2.1.3 圃地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第2节 苗圃区划


2.2.1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区,辅助区和管理区。


2.2.2生产区用地不得少于苗圃总面积的75%,1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区;


a)、繁殖区:包括有性繁殖区,无性繁殖区,保护地栽培区。占育苗面积8%。


b)、小苗移植区:占育苗面积10-15%。


c)、大苗培育区:占育苗面积75%。


d)、科学试验区:占育苗面积2-3%。


e)、母本、新优品种观察展示区:占育苗面积2%。


2.2.3生产辅助区:包括防风林、圃路、排灌水渠道、积肥场、管理区等,占总面积20-25%。


第3章 育苗地的管理


第1节 整地


3.1.1种植前应先整地,并达到以下标准。


a)、耕地:耕深20-25cm。


b)、平地前先找出4边,修筑排灌沟渠。


c)、作畦:根据生产和操作需要,设置长10-25m,宽1-1.5m的育苗床,床面左右平,坡降2-3‰左右。栽植大苗,栽后作灌水垅背。垅插及垅播均根据需要作垅。


d)、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应抓住其薄弱时期施药,或按植保技术规程处理。


e)、带土球出圃的土地:应按苗木出圃带走的土壤量分别返还壤土,而后粗整,耕地,细整。


第2节 管理


3.2.1土地休闲:繁殖苗区每十年休闲1年,种绿肥。带大土球出圃的土地,回填土后应休闲1年,种绿肥,施积肥,恢复地力。


3.2.2轮作:繁殖苗区与小苗栽植区、落叶树与常绿树栽植区,应有计划的轮作。


3.2.3土壤肥力:


a)、苗圃土壤宜每年测定1次,主要内容为:有机质含量、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PH值,个别苗圃要作土壤含盐量。


b)、有机质含量:苗木繁殖区、小苗培育区、试验区、母本区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5%,大苗移栽区不低于2.5 %


第4章 种条采集与贮藏


第1节 采种及贮藏


4.1.1苗圃要设有专职或兼职的采种、加工、贮藏人员。


4.1.2种子采集自生长健壮、抗性强、无病虫的壮龄母株。


4.1.3采种前做好种源调查,适时采种,采集期超过30天的种子应分别加工,贮藏,严禁混杂。每批种子都必须有卡片,标明采集时间、地点、品种名。


4.1.4种子采后立即选种,风干。含水量达标后贮藏。含油量高的种子,如花椒。对怕失水的种子,如7叶树、玉兰、樱桃、锦熟黄杨等应立即混沙贮藏。对易丧失发芽率的种子,可及时播种。


第2节根、条采集,加工及贮藏


4.2.1根、条要采集花色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的壮龄母株。


4.2.2扦插


a)、硬枝插穗:落叶树,杨树插穗要选1年生,生长健壮,叶芽饱满,时间从落叶后至1月底。柳树插穗要选2-3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的枝条。采后假植,冬季断条,贮藏,穗长14-16cm。常绿树,在发芽前选1年生健壮,无病虫害枝条。


b)、嫩枝扦插:主要指各种花灌木及常绿树。采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组织充实的带叶枝条作插穗,采后,立即整理,扦插。带踵能提高成活率。


c)、插根用的根:秋季树落叶后,土壤冻结前。春季土壤解冻后,发芽前采集插根用的根。根据根的粗细,剪成10-15 cm,过数,打捆,假植。绝对注意上下方向,必要时作标记。


4.2.3分根用的蘖根: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将母树根部萌发的蘖芽连根挖掘出来,分级,过数,打捆假植。


4.2.4埋条用条:秋季落叶后,从母树根部采集由不定芽萌生的根蘖长枝(条),或苗圃埋条区1年生蘖生条,采后假植,利用冬季将条基部没有芽部分及尖稍剪除,分级,过数,打捆假植。


第5章 苗木繁殖


第1节 准备工作


5.1.1苗床:包括播种床、扦插床、垅、埋条床、阳畦。


5.1.2温室及塑料棚育苗的增温、降温、喷雾、照明、遮光、通风、基质等设备及观测、记录的仪器设备,育苗容器,营养液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人员培训等。


5.1.3播种前制定出播种计划;露天播种,温室或塑料棚播种,大田播、床播、垅播,钵播。生产标准;当年生苗高(粗),等级划分,10平方米产苗量,用种量等。


第2节 播种繁殖


5.2.1促芽:除了夏播,秋播外,春播种子多数需经过长期(>290天),中期(>130天),短期的播前促芽处理。种子发芽30%以上即可播种。特殊种子,如皂角等得用浓硫酸浸种30分钟,清洗后沙藏。沙藏时沙与种按容积2-3:1,播种时,沙随种子撒入田间。


5.2.2种子带芽播种;


a)、不论床播、垅播。条播(带状)、撒播、点播,均需座底水。


b)、带芽播种有的要适当增加保护措施,如盖塑料薄膜,苇帘等。水量不宜过多过大,


c)、覆土厚度可根据技术措施,土质,保护措施等而定。


5.2.4幼苗期间注意检查,防治病害、虫害、草害、鸟害。


5.2.5播种要早间苗,早定苗,最后留苗数为计划产苗量的120%。


第3节 扦插繁殖


5.3.1硬枝扦插:大田扦插应于春分前后进行。垅插的插穗应全部插入土中;保护地扦插插穗插入土中2-5cm;常绿树的扦插1般插入土中2-3cm。


5.3.2嫩枝扦插:全光雾插或保护地扦插(温室、塑料棚、阳畦),1般插入土中1.5-2.5cm。插穗要带叶片。


5.3.3为提高扦插成活率,插穗可速蘸生根素500-1000PPM。


5.3.4插后要及时防治病、虫、杂草。扦插区要设专人管理。


第4节 嫁接繁殖


5.4.1枝接:落叶树枝接必须采用蜡封接穗,嫁接的具体方法,宜采用皮下扦接,嫁接时间在砧木萌动后,接穗长10-12cm,冬季用90℃以上蜡液封接穗,低温贮藏。也可以因地,因人制宜的采用切接、腹接等方法。常绿树嫁接,嫁接部位尽量贴近地表,采用腹接法。


5.4.2芽接:嫁接部位根据树种需要,方法宜采用丁字形芽接,时间以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宜。


5.4.3枝接与芽接的绑缚:均应使用聚氯乙烯胶条或塑料条。


第5节 分根繁殖


5.5.1将假植的根蘖苗,按规格、象栽植树根1样,根要舒展,踏实。必要时可2-3根栽1穴。栽后及时浇水。


第6节 埋条繁殖


5.6.1清明节(4月5日)前后埋条。用床埋法,行距60-70cm,开2.5-3cm深的沟,母条搭茬埋入沟内。点埋是指将留苗处的芽裸露,而将两点之间埋1土堆。去蘖高度1.5-1.8m。养护期间随时培土。养干苗蛀干害虫不超过3%。


第6章 保护地栽培


第1节 温室


6.1.1 温室栽培宜利用育苗床、容器育苗、施用营养液。地栽,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低于5%。


6.1.2 温室应4季育苗,要有增温、降温、遮荫、通风、喷雾等设备。夏季室内气温不得超过30℃,冬季温度不得低于10℃。


6.1.3 温室应有专项生产计划,管理办法,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第2节 塑料棚


6.2.1用于苗木繁殖及珍贵苗越冬,。冬季、春季注意防风,早春注意通风降温,防止生理干旱。


第3节 阳畦


6.3.1 阳畦在苗圃多用于冬季苗木繁殖,也用于珍贵幼苗越冬,宜设专人管理。


6.3.2 用于繁殖要求表层铺1厘米粗沙,下层插壤要求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冬季应充分利用晴天的太阳加温,促进光合作用。基质要消毒。


第7章 苗木移植


第1节 小苗移植


7.1.1 繁殖苗经1-3年培育,必须自育苗床(垅)掘出移植。以春季移植为主。保护地繁殖苗,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随时移植。


第2节 大苗移植


7.2.1 在苗圃需经2-3次移植,其中常绿树第2次以后的移植,应带土球移植。


7.2.2 苗木移植过程中应严加保护,以保证成活。


第8章 抚育管理


第1节 灌水与排水


8.1.1 灌水


a)、每年冬季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检修灌溉设备,包括水井、水泵、喷灌设备、灌水渠(管)道。


b)、要根据苗木习性灌水,松树要防止大水。早春对养护苗要浇返青水,移植苗要浇透头水,
5、6月要供足水,秋季干旱年份注意喜水苗木补水,入冬前灌足冻水。为越冬防寒的冻水宜稍晚。


8.1.2 排水


a)、每块育苗地都必须与坡度在2-3‰的排水沟接通。


b)、每年6月底之前都要将排水沟清理疏通。


第2节 中耕除草


8.2.1 中耕除草的方式,要求人力、畜力、机械3种方式相结合。


8.2.2 中耕除草的时间:繁殖苗区、小苗区、4月、5月、6月不得有草。移植苗5月、6月要把草除净。保养大苗区4周杂草要除净,雨季要控制草荒,应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8.2.3 要逐步推行化学除草,尤其在小苗区及移植苗区。实行化学除草1定要有专职人员负责,并要不断的试验研究。用量要严格控制,未经试验,不得擅自使用。


第3节 苗木修剪


8.3.1 冬季修剪:


a)、以整形为主。计划出圃的杨、柳树、碧桃,榆叶梅等应作短截修剪。其他落叶乔木,如中国槐、刺槐等,待掘后修剪。


b)、常绿树中,松树只对每轮超过4个侧枝的疏剪。柏树只对个别徒长侧枝作抑制性修剪。常绿树在苗圃培育期间均要求从地表分枝。力求养单干苗。


c)、伤流严重的树种如核桃,发芽后修剪。8.3.2 夏季修剪的原则是勤管理量轻修剪;确保主尖高生长,抑制侧枝超过主尖,平衡各侧枝均衡生长,间疏过密枝条,及时去除、控制萌蘖芽及徒长枝。 第4节 施肥8.4.1 积肥:苗圃要有专业人员负责积肥,要有专业队伍,专用积肥场地。年积肥任务为苗圃总面积每亩2立方米。8.4.2苗圃积肥应以鲜杂草、树叶、秸秆、河泥、牛、羊、猪、鸡粪为主,掺土堆积,经腐熟,翻倒后方可施用。其中有机质含量不应低于30%。


8.4.3施基肥 a)、每次换茬作业耕地前,每亩施积肥2.5吨(2.5立方米)。 b)、春耕地春施基肥,秋耕地(春季不再复耕)秋施基肥。 c)、苗木繁殖区,小苗培育区、试验区,母本区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5%.大苗移植区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5%。


8.4.4施追肥 a)、播种区当年生小苗、移植苗的当年,1般不再施追肥,如秋后生长过旺或表现缺素,可适当由叶面补充磷,钾或所缺元素,其浓度不超过2‰。 b)、苗圃施追肥的重点是养护苗。追肥的重点时期是3月下旬至6月下旬。 c)、苗木施追肥的比例是:落叶树追肥的N、P、K的比例,可掌握在4:1:1。常绿树追肥的N、P、K的比例,可掌握在2:1:1,尽量不施纯氮肥。 d)、部分小、弱苗可叶面追施混合肥,总浓度不超出2‰。


第9章 草坪植物的繁殖与扶育


第1节 草坪植物的繁殖


9.1.1 草坪的播种繁殖;种子必须纯正,经过催芽,每平方米在1000株以上。播种时间在8月为好。9.1.2草坪的营养繁殖;时间5-8月均可,蔓生性强的品种,行株距可大于20×20cm。靠萌蘖滋生,长势较慢的品 种,行株距可小于20×20cm。


9.1.3 地毯式草坪规格,按订户需要繁殖。


第2节 草圃的抚育管理


9.2.1草坪品种必须纯正,混播比例准确。


9.2.2草坪地无双子叶杂草及茅草,其他1年生单子叶杂草不得超过草坪草的10%。


9.2.3生长匀称,健壮,颜色正常。


9.2.4未出圃的草坪亦应定期修剪。


第3节 草坪出圃


9.3.1草根出圃;随掘草,随抖土,随装筐。1般根深7-10cm。


9.3.2草块出圃;出圃草坪覆盖率不低于90%,杂草不得超过草坪草的5%。草块规格为30×20cm,厚度5-7cm。随装车随起草。搬运草块,应用木板托住,码放整齐。


9.3.3地毯式草坪;覆盖率要求达95%以上,卷成卷,随时装车。


第十章 掘苗、假植


第1节 掘苗


10.1.1掘苗时间;秋季落叶后。落叶晚的树种则要求霜冻后,叶干枯。春季则在树根开始萌动,但尚未发芽前。常绿树带土球掘苗也不宜在生长旺季进行。松树必须在新稍生长前或停止生长以后。


10.1.2根系(土球)要求


a)、裸根苗根系直径,按落叶乔木地径的8-10倍,根不劈不裂。


b)、灌木按1米高根系直径30cm,2m高根系直径50cm,适当照顾冠幅大小。


c)、土球苗;土球直径为地径的8-10倍,竖与横比,柏树为5:4,松、杉为4:5。包要紧,草绳间隔8cm。70cm以上土球打双花缠腰箍。直径50cm以上土球封底。


10.1.3掘苗前土壤过干(含水量12%以下)需提前灌水。裸根苗掘苗应及时分级假植,土球苗掘后应及时分级,攒堆,培土。


第2节 假植


10.2.1临时假植;苗木掘下后,凡不能立即移植,出圃或入沟的,均应按品种、分规格临时假植。土壤要求潮湿,细碎。时间不得超过5天。


10.2.2越冬假植


a)、假植沟宜选择在交通方便,排水良好,土壤湿度在15-18%的地方。沟深应根据苗木高矮,但假植沟最深不超过80cm。


b)、苗要散开假植,使细碎潮土渗入苗根空隙间,分两次覆土,将苗干全部埋严。入沟苗不得带有树叶。


c)、每条沟假植1个品种。两个品种或两种规格,中间应留2-3m间隔。假植沟两侧每10m留检查孔。


d)、假植沟要有专人负责,核对品种,规格、数量。封土前地面钉牌,绘图。上大冻前(12月)和土壤解冻前(2月)应加强检查。


10.2.3活窖假植


a)、用于珍贵苗及易烂、肉质根树种,裸根苗用细碎潮土填实。土球苗应用土培1/2-1/3。


b)、活窖可用塑料薄膜封顶,上面再盖草帘,也可用木料、秫秸、土封顶。但都需要注意控温,通风。


第3节 防寒


10.3.1风障防寒:怕冻苗、怕风干的幼苗,在其西北方向架设风障,风障要高出防寒苗2m,风障间距不超过25m。珍贵、繁殖小苗区应在其西北风向,种植侧柏作风障,效果好于人工搭设的风障。


10.3.2埋土防寒:小苗、干柔软的苗木可卧倒全埋。大苗可于根部培土。


10.3.3灌冻水防寒:这是应用最广的防寒措施,灌水时间越临近结冰,效果越好。


10.3.4塑料薄膜防寒:可平铺于苗床上,4周用土压实,塑料薄膜下可插小弓子。也可支成塑料棚,棚内摆放或栽植苗木。使用塑料薄膜防寒,4周1定要压实,有的冬季要适当遮光,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而失水。


10.3.5其他方法防寒:


a)、涂白:重点是树干西南方向。


b)、地面铺马粪。


c)、树冠喷抑制蒸腾剂、反射太阳光物质等。


第十1章 苗木出圃


第1节 出圃计划


11.1.1确定出圃的苗木,必须符合出圃苗、半成品苗标准。对待出圃苗必须逐棵进行调查,登记品种(有的包括雌雄株)、规格、数量、质量等统计造册,由专人负责。


第2节 苗木规格标准


第3节 其它规定


11.3.1裸根苗起苗后,应立即用细潮土假植。假植期间要保证假植土不干。假植期不超过20天。


11.3.2带土球苗的土球应用蒲包、草袋包裹,用草绳扎紧。雨季出圃应随运随掘。


11.3.3花灌木出圃要求挂牌,表明品种、花色。


11.3.4出圃前须对病、虫枝,冗长枝、劈裂根,按出圃要求修剪。


第十2章 病虫害防治


第1节 防治原则


12.1.1苗圃应设专人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虫情预测预报,建立重点地区,重点病、虫、草的档案。


12.1.2根据本苗圃主要培育树种的病虫严重发生高峰,制定防治计划。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抑制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利用耕作技术,栽培手段,因地制宜的应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2.1.3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引进或输出。


第2节 主要防治下列病虫害


12.2.1根部病虫害;立枯病、根腐病、根癌病。蛴螬、蝼蛄、灰象、种蝇等。


12.2.2叶部病虫害;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


12.2.3枝干病虫害;腐烂病。透翅蛾、蚧壳虫等。


12.2.4幼苗区的杂草危害。


第3节严格执行国家植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12.3.1 选择药剂,防止苗木发生药害。


12.3.2 执行植保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树苗安全。


第4节 病虫害防治效果,应达到下列标准


12.4.1 地下害虫危害率不超过5%。


12.4.2 毛白杨透翅蛾、枝天牛危害率不超过3%。


12.4.3 防治红蜘蛛、蚜虫第1次杀伤率不应小于90%,第2次不应小于95%。


第十3章 科研试验


第1节 科研课题


13.1.1应设专职或兼职的育苗科研技术人员。


13.1.2科研试验的内容;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当前到长远的原则。


13.1.3对下列内容进行研究;


a)、新品种引进、驯化,老品种的系列化、提纯。


b)、对育苗新技术的研究,工厂化育苗,种子催芽技术,新的育苗技术。


c)、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灌水方式,植物保护,田间除草,防寒措施等。


d)、1切节省开支,加速苗木生长,提高对城市绿化服务水平,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措施,都是育苗科研试验内容。


13.1.4课题的选定


a)、生产急需,解决了可以推进生产向前迈进1大步。


b)、主观力量,社会条件可以解决的。


13.1.5做到4落实;即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组织落实,经费落实。


13.1.6课题试验结束或告1段落时,要达到4有:即有结果,有记载,有经验,有专家评审意见。


第2节 新技术推广


13.2.1社会上的新技术,苗圃的科研成果,都需要组织力量,大力推广。


13.2.2科研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第十4章 技术档案


第1节 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14.1.1由生产技术组负责,及时收集,系统积累,科学整理,分析,掌握育苗规律,总结经营管理的经验。


14.1.2技术档案主要内容有:


a)、育苗计划,圃场情况。


气候,物候,水文,土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及变化。


b)、苗圃发展历史,重大事件,计划等。


C)、苗圃设备发展,包括生产设施,机具车辆,电井,地下管道(电缆,电话线,喷灌,上下水等),历年增减。


第2节 育苗技术资料


14.2.1苗木繁殖方面的资料,包括苗圃有关树种的种子、根、条的来源,种质鉴定,繁殖方法,成苗率,产苗量及技术管理措施等。


14.2.2苗木抚育,按苗圃地块分区记载,包括苗木品种,栽植规格,日期,株行距,移植成活率,年生长量,苗木在圃量,苗木保存率。技术管理,苗木成本,出圃规格,数量,日期等。


14.2.3其它资料


a)、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的单项技术资料。


b)、试验区,母本区的技术资料。


14.2.4经营管理状况


a)、苗圃各项生产计划,育苗规划,设备安装运行状况 等。


b)、职工组织,技术教育,考核,育苗水平发展变化。


c)、苗圃生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益分析。


第3节 统计资料


14.3.1 包括:各类统计报表。调查总结报告。各类鉴定书等。


14.3.2 各类资料由专人每年整理1次,编目录,分类,存档。


附录1 注释:



1、种子处理天数,指种子从浸种沙藏日期到种子出土的日期。



2、播种时种子发芽:指种芽(胚根)露白至胚根长不超过种子直径的1/2,超过1/2为废籽。



3、气温:指距地面1.5m高度的百叶箱中,温室气温也指距地面1.5m高度。



4、座底水:种子经沙藏促芽后,嫩芽着干土影响成活,因此先浇水,待水似渗尚未渗完撒种,种子落地后1半沾在泥土,再覆土。



5、蜡封接穗:专用于落叶树枝接,接穗断成10-12cm,用90℃普通石蜡液速蘸,包严,用于枝接,多采用皮下扦接。



6、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