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栽培技术(2)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2),第1图

牡丹花的管理方法

1、浇水。盆栽时最好选用芍药根接的牡丹。因牡丹忌积水,盆底部要多放些有利于排水的瓦片。栽植后只要土壤潮润一般不用立即浇透水,更不要浇大水。生长季节要适量浇水。北方干旱地区一般浇花前水、花后水、封冻水。

2、施肥。牡丹喜肥,一年中施肥可分为三次,分为营养肥、补充肥和越冬肥。营养肥应该在开花前15~20天施用,一般在3月底。补充肥一般在花后15天内施用。越冬肥则在10月下旬施用,量可适度加大。施肥一般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施肥方法可结合松土、撒施、穴施。盆载可结合浇水施液体肥。

3、修剪。栽植当年,可任其生长。以后每年的春季萌芽后,将株基的蘖芽及干基部发出的不定芽完全去除,集中营养,使第二年花大色艳。花后要剪掉残花,不让它给花籽。秋冬季,对于干枯的枝叶以及细弱和无花枝都应该剪除。盆载时,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爱及需要修整成不同的形状。

4、喷药。牡丹虫害不多。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紫纹羽病。黑斑病可在花后及夏天喷等量式波尔多液,如果有少量病叶出现时,应该立即摘除并将其烧毁。紫纹羽病,因其危害性在于牡丹的根部,所以发现病根应该拔除关用20%石灰水消毒。对于防治,早春发芽前喷石硫合剂,夏季用杀虫、杀菌剂混合液,视病情每2周一次。同时,要结合施肥,适宜可添加化学肥料及生长调和剂。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2),第2图

牡丹花的花期调控

牡丹的应用主要用于药用、园林应用及插花盆景等。牡丹的观赏价值的发

现是从古至今的。但是,单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8摄氏度,可维持月余。因此,如何进行花期的调控,也是牡丹栽培的一个要点。

1、催花植株的选择。为增加节日或庆典活动,通常要对牡丹进行催花。首先就要对植株作选择。首先,选择催花品种。抑制栽培宜选择用具有活动的休眠花芽、半重瓣的晚花或中晚花品种。如脂红、紫重楼、紫绣球等。促成栽培的宜选用晚于开花、着花率高的早花品种。其次,催花种苗的质量。一般来说,催花植株应该选择长势强健、株型紧凑、枝条粗壮、芽体饱满、根系发达、没有虫害而且花芽已经分化的壮苗。

2、花期调控的措施。催花时,按品种不同,可提前50天左右将牡丹加温,温度控制常温10—25摄氏度,日均15摄氏度左右。前期注意保持植株湿润,现蕾后注意通风透光,成蕾后,按花期要求进行控温。平时要行叶面施肥,保证充足水分供应。这样,冬春两季随时都能见花。为了延长观赏时间,大田栽植可采取临时搭棚遮风避光;盆载的可移至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温度保持在5—10摄氏度;还要有通风透光的环境。而且应根据盆土湿润程度适时浇水,但要注意,花朵上不要淋水,这样花期最长。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2),第3图

牡丹花的病虫害防治

为害牡丹正常生长的一是病害,二是虫害。使牡丹长势变弱,花色衰退,丹皮产量下降,品位差等。为此,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对保证牡丹的正常生长很重要。

1、牡丹花的病害防治

①叶斑病。叶斑病又称"黑斑病"。此病为多毛孢属的真菌传染,真菌主要浸染叶片、茎、花。一般在花后15天发病,7月中旬随湿度升高日趋严重。初期发病表现在叶背面有谷粒大小褐色的斑点,边缘色略深,形成不规则的同心环纹枯斑,7月份斑增大,互相融连,叶片枯焦凋萎。受害叶柄产生黑绿色绒毛层,茎部产生隆起病斑。花梗花冠上产生小粉色斑点。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应采取清洁园地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立冬"前后,将牡丹田中的干叶清理干净,减少病原菌来源。5月份喷施1:1:160倍的波尔多液,10~15天一次,直到7月底。发病初期喷洒500~800倍的代森锌,7~10天一次。

②紫纹羽病。紫纹羽病是属真菌病,由土壤和根部传播而致。受害处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状菌丝,俗称"黑疙瘩头"。轻者不生新根,枝条枯细,叶发黄,重者整个根颈和根部腐烂,植株死亡。多发生于高温多雨时节。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雨季及时中耕减少湿度;轮作、选育抗病品种都可以减少危害,栽植前用500倍五氯硝基苯药液,涂抹根部,5%的代森铵1000倍液浸根部都有较好的效果。

常见的还有菌核病、炭疽病、锈病等。牡丹老种植区,也有线虫病危害,都应选药防治。

2、牡丹花的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和地老虎 主要危害根皮和嫩芽。防治蝼蛄用毒饵和夜间灯光诱捕。防治蛴螬、地老虎可采用发酵有机肥加入辛硫磷翻入地下20厘米处,效果良好。

地上害虫有介壳虫,天牛等 主要危害茎部,引起全株死亡。防治介壳虫可用1000~1500倍敌敌畏在幼虫孵化期喷洒,如喷施氟乙酰胺效果更好,休眠期或早春发芽前用波美3度的硫磺合剂刷枝干也有较好的作用。防治天牛可用硫磺末或百部寒孔洞,也可用棉花蘸上50%的敌敌畏20倍液寒孔洞。对苗子采用磷化铝密闭熏杀也是好办法。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