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2)

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2),第1图

蚕豆黄萎病

【危害特征】初仅在植株一段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苍绿色或绿黄色,后完全变黄。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轮作。②发病初期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500毫升。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2),第2图

蚕豆炭疽病

【危害特征】蚕豆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及豆荚,叶片受害初期,表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后扩展为1-3毫米、中间为浅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融合后成大斑块,大小10毫米,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多受叶脉限制,病叶很少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2),第3图

蚕豆花叶病

【危害特征】蚕豆花叶病全株发病,生产上因菜豆黄斑花叶病毒的株系不同,症状有差异,分花叶型和黄化型两种类型。花叶型病株明显矮小,叶片皱缩卷曲肥厚,叶肉黄绿相间呈花叶状斑驳,轻病株矮缩不明显,但顶端心叶多变黄或卷缩,重病株较健株明显矮小,不开花结实。黄化型植株矮小,叶片黄且薄,茎直立,一般不萎蔫,后期病叶易早落。

【防治方法】①选取抗病品种,注意加强田间管理。②及时喷药治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采收前三天停止施药。

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2),第4图

蚕豆根腐病

【危害特征】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似鼠粪状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及时排水、排渍,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②在播种时,每亩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150克拌细土盖种。③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用70%托布津8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2),第5图

美洲斑潜蝇

【危害特征】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蚕豆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其植株基部叶片受害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

【防治方法】掌握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或在刚出现为害时喷药防治成虫,防治幼虫要连续进行几次,每隔5-6天一次,可用“斑潜净”500倍液,或“阿维毒”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