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广东适合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

1、黄芪规范化种植技术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植物,分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个品系。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省区,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特性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产量稳定,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规范化种植。 选地深耕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向阳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平地、丘陵、山坡地都可种植。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均不宜种植黄芪。选好地块后要深耕改土,当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壤深耕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耕地前清除田间杂草,石砾及残留物。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基地多年种植证明,深耕能加厚活土层,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侧根和“鸡爪芪”的形成,是获得黄芪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播前准备 播种前,在已经深耕的土壤上,每亩撒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公斤,根据土壤PH值,每亩施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公斤,优质二胺30公斤;然后旋耕两遍,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畦高25厘米,宽

1、2米,沟宽40厘米,畦面整成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高畦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作层,排水良好,而且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 种植技术

1、选择良种:“选用良种”是大家都知道的重要性,但是,中药材黄芪在市场中很困难购买到良种。目前人工种植的黄芪,不论是农户或所谓的基地(自己基地选育用种除外),其播种用的种子大部分都没有选育,年复年的种植,引起严重退化,抗病害能力差,产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品质。药农种植黄芪,一是采收根茎做药材,二是采收种子卖也能收入不少,所以,市场上的黄芪种子大多都是大田生长的黄芪自然收获的。另外,买种子的人缺少技术,只注重种子的价格高低和发芽率,并不重视种子的发芽势,也不知道什么是良种;因此,即使有选育的种子也卖不了高的价格。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建议药农在选育黄芪优良种子时,要在2-3年生的黄芪大田中,选择种性一致、生长势强、无病害、无退化、节间短的单株,做标记,采取去顶疏花的“计划生育”措施,单独管理,单独采收保存,才能作为黄芪“GAP”规范化种植的用种。

2、播种技术:播种要抢墒播种,墒情不好的要浇好底墒水。 (1)播种时间:黄芪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种植经验,黄淮地区黄芪春播应在“清明”前后进行,最迟不晚于“谷雨”,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即可出苗;夏播6—7月进行,播后7—8天即可出苗;秋播一般在“白露”前后进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时间有差别,应灵活掌握。不论那个地区,春季播种时间必须在土壤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才可以播种(盖地膜)。夏播宜早不宜迟,并要做好幼苗出土后的防日晒工作。秋季播种,黄淮地区气温高,可在9月播种,冬前出苗;东北及西北的寒冷地区,应在土壤封冻前播种,春季出苗。 (2)播种方法:一般采用穴播、条播。穴播,在起好的种植地畦面上按行株距30厘米×25厘米开浅穴,每穴播入种子6—7粒,覆土厚2厘米,亩用种量1—

1、5公斤。条播,在畦面按行距40厘米开横沟,沟深3厘米,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有机肥拌匀后,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盖细土1—2厘米,稍加压实;近几年,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大面积基地种植时,把经过处理的黄芪良种,用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程序,可有效减少用工和提高播种质量,亩用种子2公斤。 田间管理

1、幼苗管理:黄芪幼苗出齐后,要及时进行间苗,以免拥挤互相遮荫,争肥夺水;间苗时,去除拥挤苗、疙瘩苗、瘦弱苗。在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2—3株,条播的按株距每隔10—12厘米留壮苗1株。定苗时,若有缺苗,可将定出的大苗移栽补苗,补苗需在阴天或晴天的午后或傍晚进行,栽后浇水。

2、中耕除草:黄芪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往往草苗并长,若不注意,很易造成草荒,因此应及时除草。除草工作要与中耕相结合。中耕可疏松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大雨和久雨之后,中耕又起到散墒除涝的作用;苗高7—8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定苗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深度一般按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进行,做到不伤苗,不埋苗,不伤根,不留草。第二年以后的4月、6月、9月各中耕一次。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种植经验,结合“GAP”规范化生产要求,在杂草较多的幼龄期,可以用黄芪专用除草剂喷杀一次(除草剂每年只能用一次),基本保证田间无杂草。

3、肥水管理:为了满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提高产量,在生长的当年和第二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次。第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用堆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铵10千克混合均匀后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第二次在入冬苗枯后每亩用厩肥2000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50千克后混合拌匀施入田间,施后培土防冻。黄芪苗期耗水量少,为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根部长度,提高黄芪产量,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可以不浇水。若底墒不足,天气干旱,应用小水或隔行灌溉,切勿大水漫灌。在结果种熟期,如遇高温干旱,也应及时灌水,促使种子正常成熟,降低硬实率,提高种子质量。雨季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根部腐烂,易积水的地块应注意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长。 收获加工

1、收获时间: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各技术指导基地种植经验,各地区黄芪的生长年限为:黄淮地区,生长1-2年收获;西北、东北地区生长2-3年收获。收获过早,黄芪质量差;年久不收,极易黑心或木质化。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植株枯萎时进行,也可在翌年春季尚未萌发前进行,因此时根生长充足,积累的有效成分含量高,黄芪产量高。采收时要深挖,不要伤根,防止挖断主根,影响药材产量与质量。大面积种植基地,在收获前,把地上部茎秆割去,然后用黄芪收获机一次性收获。

2、产地加工:黄芪根部刨收后,去掉根上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趁鲜切去芦头,剪光须根,即行晾晒,待晒至六七成干时,将根理直,扎成小把,再晒至全干。晾晒时避免强光曝晒,应放在通风的地方,其上可平铺一层白纸,晒至全干或炕干即成。黄芪药材以跟条粗壮、直顺、质硬、粉性足、味甜者为佳。要求做到干燥、无芦头、无须根、不霉、不焦、无泥、无杂质。

广东适合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2、广东适合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绵黄芪和黄芪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绵黄芪价格比黄芪的贵。请问中药种植前景怎么样。。

3、绵黄芪和黄芪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绵黄芪价格比黄芪的贵。请问中药种植前景怎么样。。

肥大而柔软如棉称绵黄芪是上品,皮粗色赤,质坚为黄芪。

最新种植中药材类上市公司一览

4、最新种植中药材类上市公司一览

最新种植中药材类上市公司一览一、《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发布国家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多家上市公司或关联公司的项目入榜。如果该公示通过,这些公司不仅将得以继续扩大规模,而且可在投资上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工信部通知显示,此次重点支持范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与上市公司有关联的包括:中国医药(600056)优质大黄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北京同仁堂(600085)陵川党参有限责任公司陵川县5000亩党参(GAP)生产基地建设,丽珠集团(000513)山西浑源黄芪GAP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太极集团(600129)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大宗中药材紧缺原料金荞麦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第二类为“濒危稀缺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公示的相关上市公司项目包括:片仔癀(600436)麝香产业化基地建设,奇正藏药(002287)藏药材,独一味(002219)的规范化半人工野生抚育基地建设。第三类为“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公示的与上市公司关联的项目包括: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仁和药业(000650)大股东)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项目,九州通(600998)基于可追溯技术的全国性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康美甘肃西部中药城有限公司(康美药业(600518)子公司工信部表示,将会同财政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编制下达年度扶持资金项目计划。489。

阳泉市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和水果树

5、阳泉市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和水果树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中段西侧,海拔350-2019米,界内丘陵山地较多,地形、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适宜种植的中药材有黄芩、桔梗、黄芪、柴胡、板蓝根、连翘、甘草、知母、党参、苍术、猪苓、酸枣、远志、白芷、款冬花、党参等,其中,以前六种种植为主。目前来看,阳泉市中药材种植相对集中、蕴藏量较大的有:盂县北部上社一带,主要分布有酸枣、苍术、知母、桔梗、黄芩、青蒿、山桃等;盂县西部西烟一带,主要分布有知母、黄芩、冬花、桔梗、沙棘、黄精等;平定东部娘子关一带,主要分布有防风、山芋、益母草、酸枣、车前子等;平定东南部东回、柏井及冶西一带,主要分布有远志、荆芥、连翘、柴胡、益母草等;郊区旧街、平坦、盂县北下庄、仙人一带,主要分布有甘草、黄芩、知母、黄精、党参、丹参等。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并将中药材列入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2013年先后以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阳泉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和《阳泉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投入,从2013年-2017年市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对规模在300亩以上种植大户、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等给予扶持,各县(区)也要相应对中药材产业给予资金扶持,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对中药材加工企业参照招商引资政策给予扶持,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创造有利外部环境。“十三五”期间,阳泉市计划在两县一区发展规范化种植和野生抚育8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3万亩,野生抚育5万亩。品种以黄芩、黄芪、板蓝根、柴胡、桔梗、党参、苍术等为主,年产量要达1万吨(干货)以上,产值2亿元以上。其中:千亩以上生产基地10个,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专业合作社50个,并建立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2个。阳泉市适合种植的水果树有苹果、梨、鲜食葡萄、樱桃、杏、黄瓜、核桃和桃等。

中草药种植

6、中草药种植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主要野生和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及其地理分布概括如下:

【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

【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

【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

【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

【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

【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

【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

【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

【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

【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

【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

【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

【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

【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

【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

【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

【天冬】内江市、古蔺县

【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

【白芷】遂宁市(川白芷)

【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

【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

【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

【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

【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

【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

【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

【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

【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

【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

【川续断】主产凉山州

【羌活】甘孜州、阿坝州

【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

【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

【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

【桔梗】梓潼县(川桔梗)

【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

【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

【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

【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

【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

【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

【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

【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根据四川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药材分布状况,川药划分为四大产区:

Ⅰ.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本区位于四川盆地底部,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川芎、麦冬、丹参、白芍、附子、川乌、郁金、姜黄、莪术、泽泻、川白芷、川明参、干姜、佛手、无花果等1000-1500种。

Ⅱ.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包括凉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好,主产芦荟、茯苓、补骨脂、红大戟、穿山甲、川续断、三七、黄芩、防风、砂仁、山奈等2400余种。

Ⅲ.盆地周缘山地药材生产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中药资源约1500-2000种,主产天麻、川牛膝、杜仲、厚朴、黄柏、银杏、黄连、金银花、柴胡、辛夷、半夏、红花等品种。

Ⅳ.川西北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该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500-5500m,主要包括阿坝州和甘孜州,环境几乎无污染,盛产大量名贵中药材,主产川贝母、麝香、红豆杉、薯蓣、羌活、党参、冬虫夏草、黄芪、大黄、秦艽、、红景天、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约1800种。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