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出菇管理的技术要点是什么?灰树花出菇应该怎样管理?

灰树花出菇管理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1、灰树花出菇管理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菌袋排好后,正常情况下(气温20~25℃)经10天的培养,灰黑色的幼菇就会破土而出,初期成团,如脑状有皱褶,并分泌黄色小水珠,后逐渐长大,形似珊瑚,并开始出现朵片的雏形。扇形菌盖分化形成覆瓦状重叠,越长越大,菌盖颜色也由深灰黑色慢慢变成浅灰色,盖下面的白色子实层也逐渐发育形成并出现菌孔。 此阶段的出菇管理至关重要,应准确根据灰树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协调好通风、调水及温度管理,寻找三者最佳结合点。 (1)喷水 4月下旬,自然气温达到15℃以上,每天分早、中、晚各喷1次水,幼蕾时尽量避免喷到蕾体,幼菇可直接喷水。高温季节还要往草帘和畦外地上洒水降温增湿。 (2)温度 4~5月份以保温为主,7~8月份以降温为主。 (3)通风 4月中旬后,应将北侧塑料。

灰树花出菇应该怎样管理?

2、灰树花出菇应该怎样管理?

无论何种栽培模式,灰树花的出菇管理方法和内容基本相似。如果温度适宜,一般经过10~35天就可出菇。出菇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另外与覆土的厚薄、畦的深浅有关。一般温度高、覆土薄、畦浅出菇早,相反出菇则迟些。但是(以迁西为例)4月底以前栽培的,一般都要到5月中、下旬才能出菇,因为5月中旬以前达不到出菇温度。然而在

6、7月份栽培的,一般15~20天即可出菇,有的第7天就可出菇,但是第一潮菇产量较低,是袋内原基直接生长形成的,朵形较小。原基形成以后,要加强管理,增加畦内湿度,加强通风,增强光照和适当调控温度,协调四大要素,创造灰树花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原基刚形成出土,是半球形凸起,表面光滑,为白色或灰白色,上有许多晶莹透明的小水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