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叫什么?在哪?哪有东北彩叶苗木基地?东北彩色苗木发展前景如何?

新疆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叫什么?在哪?


1、新疆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叫什么?在哪?


这个应该没有比较权威的说法的,不过天山网的消息曾经说过,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2十里店镇是新疆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你看下这个报道。天山网讯(记者朱必义 张丽报道)乌鲁木齐市民应该对呼图壁县2十里店镇的农民说1声“谢谢”,理由是该镇农民年复1年精心培育的观赏性树木和花卉扮靓了首府的街道和公园。


2十里店镇苗木栽培始于上世纪7十年代,起初面积很小,树木品种也很单1。随着各地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视,该镇苗木种植渐成气候,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全镇各类苗木面积2万多亩,品种150多种,从事苗木栽培的农户达到650户。


2十里店镇苗木大户李志江告诉记者,他家80多亩地里从橡树、皂角、白蜡等乔木到榆叶梅、丁香、红瑞木之类花灌木应有尽有。以夏橡为例,直径5厘米的橡树苗今年每株售价达400多元。


除了南北疆各地州市,多年来2十里店生产的苗木还销售到青海、宁夏等西北省区,最远销到东北。去年全镇销售各类苗木6000多万株,成为全疆最大苗木基地。


随着市场不断扩大,2十里店出现了1支专门从事苗木营销的经纪人队伍。他们统1与各地城镇园林部门签订苗木订单,然后通知2十里店的农民起挖苗木。“起挖1棵2厘米直径的树苗工钱需要1.5元,装车0.3元,挖1棵树苗外来工能挣1.8元。”李志江说。


2008年,2十里店镇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合作社除了统1开拓市场,统1从外地购进苗木新品种,还组织苗木栽培技术培训。


10月上旬,记者在2十里店镇采访时看到,该镇投资500万元建设的苗木花卉交易大厅主体框架已经完成。今后该大厅除了可用于苗木交易,还具有苗木繁育、信息发布、技术培训等功能。



2、哪有东北彩叶苗木基地?东北彩色苗木发展前景如何?


开原市的苗木花卉产业(老郑苗圃)的创优基地进入1个全新发展时期。到2011年底,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17万亩,10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20余处,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147处,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超万亩的乡镇就有5个,经营业户4.5万户,从业人员10万人。开原的苗木花卉已经覆盖长江以北1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县区,年产值突破25亿元,产业区内农户人均年收入1.5万元。开原的苗木花卉产业进入1个全新发展时期。到2011年底,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17万亩,10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20余处,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147处,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超万亩的乡镇就有5个,经营业户4.5万户,从业人员10万人。开原的苗木花卉已经覆盖长江以北1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县区,年产值突破25亿元,产业区内农户人均年收入1.5万元。现在的彩叶苗木花卉产业,种植基地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从业人员多等方面特点。


发展前景持向好态势,但要从长计议。



3、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4、宁夏苗木基地比较集中地地区在?


泾源县地处6盘山东麓,是黄河的2级支流——泾河的发源地,由于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湿岛”和 “绿色明珠”。境内现有森林资源134.17万亩,森林覆盖率42.9%,是全国造林百佳县之1。泾源县立足当地优势资源,提出“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突破口放在特色种苗产业上,确立“山绿民富”的目标。泾源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林业局等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160余万元建成了宁夏泾源特色林木工厂化育苗中心,每年可向群众无偿或低价提供所需的优质特色林木种苗500万株以上,实现了泾源特色种苗的乡土化、标准化和工厂化。为有效缩短种苗生长期、提高生长量,泾源县还搭建育苗小拱棚18740座,增加了泾源特色种苗产业的科技含量,初步建立了高科技化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泾源县以培育6盘山特色的“珍、稀、缺”良种壮苗为重点,按照“川台地、沿公路、靠城镇、连景区”的布局思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干部帮扶、土地合作社带动、群众广泛参与、调整结构、压麦育苗”的运作方式,地埂培育大苗带余和幼苗移植同步推进,强力推进特色种苗产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提高种苗产业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全县种苗产业迈上了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依托育苗求发展、求富裕的人越来越多,产业发展轰轰烈烈,红红火火。今年春季,全县外销各类绿化苗木300余万株,销售收入达3200多万元。全县涌现出了1批育苗增收致富的专业村、专业户,1片片特色种苗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种苗产业的发展,带给泾源农民更多实惠,把1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1些没有资金的农户,把土地承包出去收取土地承包费,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赚钱,妇女、老人在家育苗。种苗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运输业、消行桥服务业等第3产业的发展。目前,泾源县全县苗木基地面积达13.57万亩,实现人均1亩苗的目标,苗木销售拿猛收入达到3600万元,农民人均苗木纯收入达到320元以上,比上年增加110元,特色种苗产业已成为泾源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退耕还林工程再造秀美山川


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泾源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68.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1.5万亩,退1还2荒山造林36.8万亩,涉及农户20187户,受益人口9.4万人,年人均退耕还林收入448元。通过退耕还林、整流域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等手段,全县水土流失状况也得到了有效扼制,水土流失面积从原来的6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22万亩,昔日裸露的荒山重现了绿色,呈现出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全县建起了胭脂岭流域、青龙山流域、大雪山流域、龙脊山流域、双勤流域等5个2万亩以上的退耕还林示范区,总治理面积达到了2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整流域推进。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从同样的土地面积上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工程实施几年来,已累计向群众兑现补助粮食81100吨(折款1.11亿元),现金1.2亿元,几年来,退耕农户人均退耕收入达2500元。1些农民自觉地把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向荒山治理,筹建自己的“绿色银行”,既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又为后代造福,退耕还林在泾源县成为农民的致富工程。


“天保工程”提升森林资源总量


泾源县自2000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资源总量实现有效提升,封山育林面积从1999年的不足1万亩提高到现在的7.15万亩。泾源县以6盘山自然保护区外围为重点,使雪山、马旺沟、沙塘等重点林区以及高山、远山、河流上游、水库周边等重点生态区森林植被得到了全面保护。与此同时,泾源县把抓好护林员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天保工程的1项重要举措,实行护林员统1管理,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范围、责任、报酬,对管护效果不好的护林员将不再续聘。同时,把护林员的工资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现在的300元以上,采取按月考核,按月发放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护林员的责任心。工程实施8年来,全县天然林保护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100多处枯竭的泉眼和200多条断流的小溪有了长流水,野生动物种群大量繁殖。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吸引了区内外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林区及周边群众进入林区采挖药、蕨菜、松籽等,每年收入达上百万元,形成了林区保护与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绿色通道工程构筑百里生态屏障


绿色通道工程是泾源县林业绿化大发展的又1项重点工程。按照自治区党委陈建国书记关于建设生态高速公路指示精神,泾源县以生态景观林为定位,以绿化、美化公路环境和“当年绿化,当年见效”为目标,采取“宽林带、多树种、大苗木、高标准”的建设方式,采取针阔混交、乔灌搭配、片带结合的混交造林模式,先后完成了高速公路泾源段绿化工程,绿化面积4849亩,植树163.7万株,形成树种多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林带。目前,全县建设成了高速公路、泾什、泾华、泾平、101省道、312国道等6条绿色通道,总里程150公里;完成乡村道路绿化200余公里,依托公路的交通防护林带正在逐年增加,昔日的光头路、秃头路,成为了树木葱茏、景色宜人的生态路,如今的泾源县已成为山青水秀人和美的和谐泾源。



5、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6、麻烦大家给提供个《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和模板


(元哲曾撰写过: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建立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元哲咨询成功编写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哲的报告主要通过对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证和研究。元哲在众多相关领域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能源电力、化工日化、IT互联网通信、食品饮料酒类、旅游酒店、房地产、3G、餐饮、美容美发、纺织服装、5金建材、0售物流、汽车及0部件等等;元哲长期关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使客户的项目充分商业化。


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江西省婺源县城市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2、项目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林业局



3、项目联系人



4、建设地点:中云镇至婺源县城(紫阳镇)公路干线两旁



5、建设规模:1000亩风景园林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花卉及草坪圃地,总规模1200亩。



6、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播种、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2年完成苗木移栽、


嫁接、培育等工作。



7、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皖、浙3省交界处。全县土地总面积4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6万亩,耕地面积33.7万亩。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纵横,以山地、丘陵为主,是1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县。


婺源县属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时。境内水网纵横,分布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量丰盈,平均径流量32.01亿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冲积土和草甸土等5种类型,山地土壤种类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成土母岩多为板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婺源县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苦槠、栲树、枫香、木荷、栎类、拟赤杨、南酸枣、毛竹、油茶等。灌木树种主要有:白栎、杜鹃、黄端木、乌饭、山苍子、赤楠、紫穗槐、乌药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铁芒箕、蕨类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据1999年分类区划调查,全县活立木蓄积860万立方米,毛竹1957万根,森林覆盖率81.5%。



2、交通条件


婺源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全县共有公路140多条,通车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有3条:婺景线、婺溪线、王赋线。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东、北可达安徽黄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饶,西通景德镇、9江,交通十分便捷。随着两条高速公路在我县的开工,未来其交通状况将日趋发达。



3、社会经济条件


婺源县总人口3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14万人,非农业人口5.17万人,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200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其中林业产值1.59亿元,上缴财政0.76亿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