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花果山介绍?关于江南水乡桃源小镇的资料,急。加十分

东乡花果山介绍?


1、东乡花果山介绍?


花果山生态园位于邓家乡花卉苗木产业孵化基地,以“千亩种植园”为特色景观,打造集干线通道、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1体的有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形成“1园4区”的观赏特色。生态园水果采摘区占地面积400亩,其中水果大棚6000平方米,基地内种植无花果、白枇杷、樱桃、甜玉米、桑果、草莓、葡萄、火龙果、蟠桃和柠檬等10多种高档水果品种,同时套种佛手、红豆杉等观赏性植物2万余株,并对所产水果进行深加工,如无花果蜜饯、无花果果酒、佛手酒等等。地址:抚州市东乡区G320(沪瑞线)门票:按需消费开放时间:全天交通参考路线:从抚州长运客运总站进入环城南路--瑶坪路--大公东路--东临公路,从南英大道到沪瑞线--沪瑞线,从沪瑞线到花果山生态园。



2、关于江南水乡桃源小镇的资料,急。加十分




3、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人口有多少




4、2014初中作文千人桥镇



1、地理环境


本镇位于舒城东部,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 。地处北纬31°26,东经116°39。东与杭埠镇毗邻,西与孔集镇接壤,南面通过漫水桥与百神庙镇往来,北与肥西县新仓镇隔河相望,犹如1颗璀粲的明珠镶嵌在杭丰两河之间。6(6安)舒(舒城)3(3河)路穿境而过。镇区西距县城10公里、省城60公里;东距合9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舒城站7公里。沿千百路(千人桥-百神庙)可至庐江。



2、 建制沿革


本镇古称舒城“东乡”。民国初年全县设东、南、西、北4乡。4乡中,本镇位于4乡之首。民国28年(1939年),设千人桥乡。1949年初,全县解放后,建立千人桥乡人民政府,并为历届千人桥区委、区公所驻地。1958年,由3汊河乡、重阳乡、千人桥乡3乡合并成千人桥人民公社。1972年,千人桥人民公社划为千人桥、3汊河、重阳3个人民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重阳乡、3汊河乡并入千人桥镇至今。



3、 地貌气候


本镇属洪集冲积平原,坦荡如砥,阡陌纵横。地势平坦,东西落差较小,杭北干渠以北为圩区,以南为湾区。海拔最高处为张湾村中心宕15.6米,最低处为黄城大墩8.2米,平均海拔9.4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4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17.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4、 水利资源


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有丰乐河(7公里),杭埠河(14.5公里),路里河(14公里)。均流入巢湖,属长江水系。地下水含量丰富,1般地表下6米处可见地下水。


杭北干渠纵贯本镇东西。境内有张湾支渠、兴丰支渠、西河支渠。全镇沟塘面积4760亩、蓄水477万立方米。本镇在沿杭埠河、丰乐河建有小型提水站14座,每年引水238万立方米,补灌耕地7930亩。连片的塘口主要集中在原3汊河乡沿丰乐河圩堤1带(属丰乐河圩堤大段加固所至)。大的塘口主要有童畈村陈中群的100亩青虾养殖基地、张屋村杏子圩200亩水面综合养殖基地以及舒胜村丁增福的60亩青虾养殖基地。



5、 物产资源


本镇素来被称为“鱼米之乡”,历来盛产优质大米。1986年以来,全镇每年复种优质稻7万亩左右,年产优质大米2.8万吨左右。年种植优质双低油菜3.6万亩左右,产菜籽4800吨左右。小麦3000亩左右,年产小麦500吨左右。镇内河渠纵横、水网密布,水质优良,浮游生物丰富,适合鱼类养殖,主要以“4大家鱼”和青虾养殖为主,年产“4大家鱼”1000多吨、青虾2吨左右。1996年后,全镇苗木花卉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到2004年,全镇苗木花卉种植达2000多亩。每年向市场供应各种苗木1000多万株,花卉10万多株。苗木花卉品种齐全,既有桑 、栗 、梨 、杏 等经果林苗,又有意杨、香樟、桂花、蜀桧等绿化苗木。本镇水草丰盛,河岸开阔,适宜饲养皖西白鸭。全年饲养白鸭在20万只左右。另外年产土鸡15万只左右、仔猪8000头左右,菠菜、大白菜、西红柿、大蒜、地瓜、马铃薯等蔬菜7500吨左右,棉花16吨左右,西瓜、桃子、梨子、草莓、葡萄、柿子等瓜果660吨左右。境内黄砂资源丰富,储量2000万吨以上。1994年以来,每年开采黄砂60万吨左右。境内森林覆盖率接近2%,林木总畜积量近万立方米。



6、 生态环境


1986年,本镇生态环境基本良好。大部分池塘水可以直接供人饮用。土壤有机成份含量高。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基本属绿色产品。大小河流除汛期外,全年大部分时间水质清澈见底,各种水生物丰富,水产品品质高;林木覆盖面积广,有部分高大的树木。春夏季节能听到蛙声1片,农作物虫灾不大。早稻基本不用打药,晚稻也只需打上两至3次农药即可。到2004年,本镇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部分沟塘被“革命草”(学名莲子空心草)覆盖;水源污染严重,所有自然水都不能直接饮用,水生物减少,大部分在逐渐消失;土壤有机成份含量偏低,开始板结;粮食、蔬菜等作物农药污染严重;早稻病虫防治1般在2至3次,晚稻少在4到5次,多在7到8次。但林木覆盖面积在逐年增加。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或者你根据这些可以自己好好写。望采纳。



5、甘肃特产有哪些?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