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豆角品种有哪些?压趴架豆角品种介绍?

长豆角品种有哪些?

1、长豆角品种有哪些?

市场上的菜用豇豆有3类品种。 长豆角

1、绿荚型,荚果细长,深绿色,肉厚,豆粒小,不露籽,吃口较脆,特别适用于做泡菜。

2、白荚型,荚果粗长肥嫩,淡绿或绿白色,肉薄,质地疏松,易露籽,吃口软糯,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从市场的货架上看到的主要是这类品种,适于炒食或清蒸后作凉拌菜。

3、红英型,荚果紫红色,粗短,肉质中等,且易老化,种植较少,但富含类黄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常食对健康有益。 不管哪种类型,以豆粒数量多,排列稠密的品质最优。荚果尾巴细长是高温干旱结生荚果的典型征状,一看便知品质低劣。

压趴架豆角品种介绍?

2、压趴架豆角品种介绍?

就是四季豆,是菜豆的别名,菜豆是豆科菜豆种的栽培品种,学名:Phaseolus vulgaris L.又名:芸豆,芸扁豆、豆角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在中国北方叫眉豆,在四川等一些华中地区叫做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无论单独清炒,还是和肉类同炖,亦或是焯熟凉拌,都很符合人们的口味。但是有小毒,应用清水(或加盐水)浸泡二十分钟后再烹调食用。烹调时须熟透再食用。豆荚背腹两边沿有缝线,先端有尖长的喙。形状有宽或窄扁条形和长短园棍形,或中间型,荚直生或弯曲。荚果长10~20厘米,形状直或稍弯曲,横断面圆形或扁圆形,表皮密被绒毛;嫩荚呈深浅不一的绿、黄、紫红(或有斑纹)等颜色,成熟时黄白至黄褐色。随着豆荚的发育,其背、腹面缝线处的维管束逐渐发达,中、内果皮的厚壁组织层数逐渐增 炒四季豆照片多,鲜食品质因而降低。故嫩荚采收要力求适时。

无丝豆角的做法大全

3、无丝豆角的做法大全

虽然北方的冬天是大白菜的天下,但总得摄入些绿色素丰富的蔬菜,所以,我家冰箱里的绿色蔬菜总是有备无患。去超市看到豆角鲜嫩水灵,没忍住,买了一把,平时多是炖着吃,可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于是就有了今天这道家常下饭菜。

说它下饭,并不是放了肉,相反,它是一道素素的菜。在我原来的认知里,豆角做素菜要好吃,除非是凉拌,若炒着吃,不放点儿肉就不能想像它的味道的。但好在咱们国家的烹饪方式中还有一味“干煸”,它就非常适合于豆角。把豆角煸出虎皮,再炝锅,调味儿,一气呵成,竟然比肉菜还下饭。做法分享给大家,无肉不欢的朋友也要试上一试。

【干煸豆角】

【食材】:无丝豆角1大把、姜蒜适当多一些、干辣椒1小把、花椒1小撮、酱油1汤匙、白糖少许、油盐各适量。

【具体做法】:

1、做这道干煸豆角,我用的是无丝豆角,大家也可以用其他品种。先把它择掉两头,洗净,切长段,尽量把水沥干一些。

2、姜和蒜要多放,全部改刀成姜蒜末待用。

3、干辣椒洗净后放清水中浸泡一会儿,如此处理一下,炝锅时辣椒不会变色也不会糊。

4、热锅热油,放一点点油即可,加入豆角,小火,不停地翻炒。这是一个考验耐心的活,期间可以边听音乐边翻炒。

5、直到把豆角煸炒出虎皮色,就像做虎皮尖椒时一样的状态。然后把豆角盛出待用。

6、重起油锅,炝香花椒、姜蒜、干辣椒。然后把豆角放进去。

7、不停地翻炒几下,调入酱油、白糖和盐,继续炒匀后即可关火出锅。

8、豆角别有风味,而且相当入味儿,拌饭吃极佳。一盘素菜也能下两碗饭,吃着比肉还香,上桌人人抢着吃,做一盘光一盘的节奏。

芸玉王豆角品种介绍?

4、芸玉王豆角品种介绍?

芸玉王豆角品种不错,出苗旺,生长快,结的豆角长又多。产量很高。

优质的早熟豆角品种?

5、优质的早熟豆角品种?

豆角有哪些优良品种?这是说的豆角,是指菜用豇豆。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有:(1)之豇28-2: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植株蔓性,株高250厘米以上,生长势强,分枝少。始花节位4~5节,以后每节均有花、荚。荚长60~70厘米,横径o.8~1厘米,横断面圆形,荚条均匀,单荚重20~30克,荚白绿色,纤维少,不易老。种子紫色,每荚18~20粒。该品种具有早熟,荚长,品质好,丰产,抗逆性强和较抗花叶病毒病等特点。株型紧凑,适合密植,增产潜力大。(2)张塘豆角:上海市郊区引入各地栽培。植株蔓性,株高300厘米左右,分枝性较弱。始花结荚节位在4~5节,每花序有2~4朵花。嫩荚淡绿色,长65厘米左右,横断面圆形,横径0.65厘米,单荚重35克左右。每荚有种子18~22粒。种子红褐色。抗病毒病能力强,品质较佳。一般亩产2000公斤以上。

冬天种植什么豆角品种?

6、冬天种植什么豆角品种?

一、品种选择,尽管是大棚种植,但是低温仍旧是制约因素,而且日照少光线弱均不利于豆角的良好生长,因此要选择耐低温,抗逆抗病,早熟的品种。比如绿丰、绿龙、架豆王等,这些品种适宜在大棚栽种,并且产量高品质好。二、科学育苗,可采用营养钵育苗的方式,一般可在十一月上旬到十二月进行,每皿播种两到三粒,播种后尤其注意保暖保湿,可加盖小拱棚或者覆盖塑料薄膜,种子出土前要保证白天温度在20℃以上,夜间温度在15℃左右,第一片真叶出土后可适当降低温度,但幅度不可过大,在1到2℃之间,采取早揭晚盖的形式,保证幼苗的平衡生长。在苗龄达到一个月时,大约为两叶一心,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周还要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在15℃左右,晚上在5到10℃之间。三、定植后管理,定植前要施足底肥,浇足墒水,在接下来到第一次收获前不需要漫灌大水,大水会促进其营养生长,推迟结荚,只需要浇小水。在一月中旬左右豆角开始伸蔓,此时需要追施饼肥、有机肥等,称为催荚肥。插架后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 尿素溶液以保证叶色浓绿,更好地进行光合。二月中上旬是开花结荚的关键时期,此时最好追施两次肥料,并保证氮磷钾的均衡施用,每亩地可施二铵10 kg,硝铵2 0kg或在行间穴施复合肥10~15 公斤。每采收一次就要浇水施肥一次保证后续营养的跟进。在这一过程中整枝控蔓技术的掌握对于产量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底端的侧芽要及时清除,抽蔓后要及时人工帮助引蔓上架。当蔓满架后,要及时摘心打顶,在生长后期还要打掉老化叶,以延长收获时期。采收时还要注意不要徒手撕拽,以免拽伤枝蔓,应使用剪刀剪下,最好是在午后进行。四,病虫害防治,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温湿度的调控,豆角不容易得病,但是由于设施装备的不完善或者说操作粗放很容易导致温湿失控,比如一个放风不及时就很容易导致豆角徒长,高温高湿很容易引起叶面的霉病,因此开花后喷施1 50 倍速克灵以防灰霉病,每隔10天一次。其次还要注意摘除带病叶片,并带离棚内,早发现早防治早隔离是关键。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