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种植技术?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种植技术?

1、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种植技术:一、茭白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

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茭白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入春后

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至下旬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一次。单季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停滞生长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在15℃以下分蘖和地上生长都会停滞,5℃以下地上部枯萎。  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耕作: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块。定植前整地,要水耕水整,整地前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千克或人粪3000~4000千克为基肥,捣碎整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埂,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日后,再灌浅水3厘米足有,以备栽植。  (2)选种、栽植:在秋茭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鞘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  茭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茭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米时,具3~4片真叶,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孽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提高成活,随挖、随分、随栽。  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孽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  7~8月间进入孕茭期,去除较弱分蘖,每10平方厘米留一茭,至8月初摘黄叶2~3次,将黄叶踩入土中充当肥料,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茭墩四中张开,方便通风,减少病害。  (3)肥水管理:茭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次,按照“促—控—促”原则,栽后7~10天宜即施提苗肥,每亩施清粪水500~1000kg,以促进幼苗生长,半个月后每亩施清粪水1000~1500kg或尿素10~15kg,此后停止施肥,以免生长过旺,其后即进入分蘖期,至7月下旬到9月上旬新茭的分蘖进入孕茭期,茭笋开始肥大时,再每亩施浓粪水3000~4000kg,尿素20~25kg,促进茭笋肥大,以后第4~6次施肥可酌情处理。  茭白田的水位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的原则进行管理(浅水栽植、深水活棵、浅水分蘖)。萌芽前灌浅水2~3厘米,促进萌发,栽后保持水深5~8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加深至10~14厘米,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7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减少病虫害,孕茭期至采收前6~7天,根据主茎茭白生长情况灌好养胎水。开始保持15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到23~27厘米,使整个茭白浸入水中,但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孕茭后期逐渐灌浅水到3~7厘米。秋茭采收后,保持浅水2~3厘米,以免根株受冻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害虫幼龄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g加水75~100kg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g加水50~75kg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绣钠喷洒效果良好。

茭白种植技术

2、茭白种植技术

1、合理施肥 由于茭白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较多,是一种耐肥作物,要求基肥要足,追肥要及时。基肥:每亩(下同)施人畜粪35—40担,或碳铵50公斤加过磷钙40公斤,拌匀结合整地深层耙施。追肥:插后10—15天追施一次“促苗肥”,施人粪尿8—10担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10公斤,但要注意施碳铵时要在阴天下午离茭苗0.2厘米左右撒施,防止烧苗;栽植后1个月再追施一次“分蘖肥”,施人粪尿20—25担或尿素10—15公斤,促进早分蘖早孕茭,7月底再追施一次“孕茭肥”,这次施肥要掌握适时,施得过早植株贪青,施得太晚影响孕茭,一般掌握大田有80%的植株分蘖呈扁形,看得出膨大时施用,要求亩施人粪尿30—35担或尿素15公斤。

2、科学灌水 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长期确定灌水深浅。茭白栽植后以0.3厘米的浅水促成活,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0.5—0.7厘米的水,分蘖后期保持1—

1、3厘米水以控制无效分蘖,到孕茭期要加深到

1、7—2厘米,促进茭肉洁白肥嫩。

3、中耕剥叶 从栽植到封行期间要进行二次中耕除草和一次剥叶。剥叶主要是剥去植株上的老叶,黄叶和病叶。中耕除草分别在栽后半个月和封行前进行,以疏松土壤消除杂草。

4、病虫害防治 茭白主要有一病三虫:叶绣病、茭螟、蚜虫、白腊蝉6—7月份由于高温高湿,再加上株高叶茂容易发生叶锈病,一般可亩用波美0.1—0.2度的石硫合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或敌锈钠0.5%+新高脂膜800倍液喷射。茭螟、蚜虫、白腊蝉可亩用80%的敌百虫100g+乐果100g兑水75公斤+新高脂膜800倍液喷射防治。

5、适时采收 采收标准是在三片外叶长齐,心叶短缩、孕茭部分膨大,叶鞘由抱合而分开,并露出白色茭肉时,即可采收上市。第一次采收后采收时要小心,不要踩伤邻近的幼茭。第一次采收后,要追施一次速效肥,促进二茬茭的发育膨大,提高单产。

茭白的种植技术

3、茭白的种植技术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均用分株繁殖,长江流域单季茭在清明至谷雨分墩定植,夏秋双季茭可分春秋两季,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前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茭白的种植技术吧! 茭白的种株选择 由于灰茭、雄茭每年都会在正常的茭白田内自然产生,因此必须年年选种。在一些新引种茭白的地方,往往是第1年生产较好,第2年即开始出现灰茭、雄茭现象,第3年种墩就不能做种,出现大量灰茭、雄茭,产量大幅度降低。若用灰茭、雄茭的种墩或分株做种,第2年还是灰茭和雄茭,绝不会成为正常茭。 在秋茭采收前,选取孕茭早、茭肉粗壮白嫩、主茭与蘖茭采收期一致、无灰茭、无病虫害、四周无雄茭的优良单株,插竿作为标记,发现灰茭、雄茭应将叶片打结作为记号,到第2年春季分墩时,先将灰茭、雄茭连根挖去。每亩田需种株200-300墩。选好的优良种株待采收后,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将种茭丛连根挖起。 茭白种株以地表向下1-2节地下茎所萌发的芽为有效分蘖,所以应切除种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节,留中间一段进行扦插假植。假植的行距为50厘米,株距15厘米,每隔5-6行留出80厘米的走道,假植深度以齐茭墩泥为度,并保持1-2厘米的浅水层。为了促使假植苗早发根萌芽,防止受冻,秧田可采用地膜覆盖,能使茭白提早生长发育,从而提早成熟和提高产量。 当假植苗成活后,每亩秧田可施入碳酸氢铵3-4千克,促进幼苗生长。春季对根茎密集、分蘖拥挤的茭墩,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应将细弱分蘖除去,同时向根际压1块泥,使蘖芽向四周散开,以改善营养状况和株间通风透光。在移栽定植前1周,除去生长势过旺、趋向"雄化"的幼苗,以减少雄茭的发生。由匍匐茎上萌芽的"游茭"不能作种茭用。 茭白的种植方法

1、茭田选择:茭田应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最好。

2、翻耕施肥:翻耕茭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浓人粪尿2500千克,如前作是水稻田,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3、适时定植:在4月至5月上旬,当茭苗高20厘米左右、水田土温10℃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如果选用老茭墩育苗的,此时将老茭墩连根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方向,按3-5个健全分蘖为1墩进行纵劈分墩,分墩要求带老茎,劈时尽量少伤及分蘖和新根,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如茭苗过高,可剪去叶尖,使苗高保持在25-30em,防止栽后倒伏。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0-80em,墩距65厘米,并分大小行,大行为走道。每亩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定植深度以所带的老茎薹管没土为度,以晴天下午栽种为好。 茭白的种植管理

1、水位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浅一深一浅"为原则。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分蘖之前),保持3-5厘米的浅水位,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分蘖。到6月份分蘖后期,将水位加深到12-15厘米,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由于7-8月温度高,深水位还具有降温的效果,但要定期进行换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烂根。进入孕茭期,水位应加深到15~18厘米,但不能超过"茭白眼"的位置(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防止薹管伸长。孕茭后期,应降低水位至3-5厘米,以利采收。采收后茭田应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过冬,不能干旱。在每次追肥时,要等肥料吸入壤中后再灌水,如遇暴雨天气,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因水位过高而造成薹管伸长。

2、分期追肥 ①提苗肥:茭苗定植7-10天成活后,亩施人粪尿500千克或碳酸氢铵15-20千克催苗,如茭白田基肥足够,可减少施肥量。 ②分蘖肥:在分蘖初期(与第1次肥隔10天左右),亩施人粪尿1000千克或碳酸氢铵20-30千克,促进有效分蘖和植株的生长。如没有施提苗肥,应适当提前追施分蘖肥。 ③调节肥:在分蘖盛期的6-7月问,应视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亩施碳酸氢铵10-15千克,如植株生长强健可不施。 ④催茭肥:当新茭有10%-20%的分蘖苗假茎已变扁(开始孕茭),此时应重施催茭肥,促进肉质茎膨大,提高产量,一般亩施腐熟人粪尿2500~3000千克,或碳酸氢铵30--40千克。催茭肥要适时施入,过早施,植株尚未孕茭,易引起徒长,从而推迟孕茭。过迟施,赶不上孕茭期对肥料的需要,则影响产量。

3、中耕耘田,摘除黄叶茭白定植成活后应及时耘田除草,为了保护好分蘖苗,耘田时要由近及远,以防伤害分蘖苗。耘田以无杂草、泥不过实、田土平整为佳。在6月下旬茭白分蘖后期,株丛拥挤,应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的老叶、黄叶,以促进通风透光,促进孕茭,隔7-10天摘黄叶1次,共2-3次。将剥下的黄叶随时踏入田泥中,可作肥料。

4、防治虫害:茭白的主要虫害有长绿飞虱、大螟、二化螟、蓟马、蚜虫等。长绿飞虱群集于叶片上危害,造成叶片枯黄而减产。大螟、二化螟以幼虫在结茭期危害茭肉。蓟马、蚜虫群集危害幼叶,造成叶尖枯黄卷缩。防治措施:在定植成活后至采收前7-10天,每隔12天喷药1次进行预防,长绿飞虱、蓟马可用40%乐果1000倍液、25%扑虱灵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大螟、二化螟用5%锐劲特1000倍液、Bt系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8%杀虫双800倍液。兼用20%三唑磷800-1000倍液、25%亚胺硫磷600-800倍液或20%好年冬1000倍液,交替喷雾。

5、防治病害:茭白的主要病害有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危害叶片和肉质茎,使叶片和肉质茎枯黄干死,特别是高温季节发病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措施:茭白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1500倍液、97%敌锈钠5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或40%福星8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共2-3次。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胡麻斑病可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纹枯病用5%井岗霉素300倍液防治。在茭白进入孕茭期后,禁止使用杀菌剂,以免杀死黑粉菌,造成茭白不孕茭,因此防病必须在植株生长前期(分蘖之前)进行。

6、适时采收:山区茭白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孕茭,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收,比平原地区秋茭提早20~30天采收。不同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的高低,会影响茭白的孕茭时间和采收期。采收时削去薹管,切去叶片,留叶鞘40em,带叶鞘的茭白浸在清水中可贮存3~5天(若采用冷库贮藏,可保鲜60-70天)。一般从开始孕茭到采收约需14-18天。采收过早,肉质茎尚未充分膨大,产量低。采收过迟,则茭肉变青,质量下降,且易形成灰茭。在进入采收期后,应每隔3-4天采收1次。一般亩产壳茭1600千克左右。

茭白种植技术与管理

4、茭白种植技术与管理

1、选择田地:种植茭白时,需要选择保水保肥力强且水源充足的田地。

2、种植时间:茭白适宜在每年的4-5月份种植。

3、种植方法:将茭白长势良好的分蘖苗栽种至土壤中。

4、水位管理:在茭白分蘖后期要将水位加深至12-15厘米。

茭白种植技术?

5、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风味极佳。茭白含有维生素B

1、B

2、C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清热、生津、调肠胃等功效,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收获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蔬菜供应淡季,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茭白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环保、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茭白将作为首选产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一、茭白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

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茭白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入春后

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至下旬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一次。单季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停滞生长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在15℃以下分蘖和地上生长都会停滞,5℃以下地上部枯萎。 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耕作: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块。定植前整地,要水耕水整,整地前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千克或人粪3000~4000千克为基肥,捣碎整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埂,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日后,再灌浅水3厘米足有,以备栽植。 (2)选种、栽植:在秋茭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鞘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 茭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茭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米时,具3~4片真叶,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孽处劈开成数小袱贰递荷郛沽店泰锭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提高成活,随挖、随分、随栽。 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孽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 7~8月间进入孕茭期,去除较弱分蘖,每10平方厘米留一茭,至8月初摘黄叶2~3次,将黄叶踩入土中充当肥料,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茭墩四中张开,方便通风,减少病害。(3)肥水管理:茭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次,按照“促—控—促”原则,栽后7~10天宜即施提苗肥,每亩施清粪水500~1000kg,以促进幼苗生长,半个月后每亩施清粪水1000~1500kg或尿素10~15kg,此后停止施肥,以免生长过旺,其后即进入分蘖期,至7月下旬到9月上旬新茭的分蘖进入孕茭期,茭笋开始肥大时,再每亩施浓粪水3000~4000kg,尿素20~25kg,促进茭笋肥大,以后第4~6次施肥可酌情处理。 茭白田的水位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的原则进行管理(浅水栽植、深水活棵、浅水分蘖)。萌芽前灌浅水2~3厘米,促进萌发,栽后保持水深5~8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加深至10~14厘米,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7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减少病虫害,孕茭期至采收前6~7天,根据主茎茭白生长情况灌好养胎水。开始保持15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到23~27厘米,使整个茭白浸入水中,但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孕茭后期逐渐灌浅水到3~7厘米。秋茭采收后,保持浅水2~3厘米,以免根株受冻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害虫幼龄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g加水75~100kg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g加水50~75kg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绣钠喷洒效果良好。

茭白种植技术?

6、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风味极佳。茭白含有维生素B

1、B

2、C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清热、生津、调肠胃等功效,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收获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蔬菜供应淡季,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茭白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环保、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茭白将作为首选产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一、茭白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

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茭白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入春后

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至下旬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一次。单季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停滞生长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在15℃以下分蘖和地上生长都会停滞,5℃以下地上部枯萎。 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耕作: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块。定植前整地,要水耕水整,整地前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千克或人粪3000~4000千克为基肥,捣碎整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埂,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日后,再灌浅水3厘米足有,以备栽植。 (2)选种、栽植:在秋茭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鞘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 茭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茭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米时,具3~4片真叶,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孽处劈开成数小袱贰递荷郛沽店泰锭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提高成活,随挖、随分、随栽。 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孽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 7~8月间进入孕茭期,去除较弱分蘖,每10平方厘米留一茭,至8月初摘黄叶2~3次,将黄叶踩入土中充当肥料,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茭墩四中张开,方便通风,减少病害。(3)肥水管理:茭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次,按照“促—控—促”原则,栽后7~10天宜即施提苗肥,每亩施清粪水500~1000kg,以促进幼苗生长,半个月后每亩施清粪水1000~1500kg或尿素10~15kg,此后停止施肥,以免生长过旺,其后即进入分蘖期,至7月下旬到9月上旬新茭的分蘖进入孕茭期,茭笋开始肥大时,再每亩施浓粪水3000~4000kg,尿素20~25kg,促进茭笋肥大,以后第4~6次施肥可酌情处理。 茭白田的水位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的原则进行管理(浅水栽植、深水活棵、浅水分蘖)。萌芽前灌浅水2~3厘米,促进萌发,栽后保持水深5~8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加深至10~14厘米,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7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减少病虫害,孕茭期至采收前6~7天,根据主茎茭白生长情况灌好养胎水。开始保持15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到23~27厘米,使整个茭白浸入水中,但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孕茭后期逐渐灌浅水到3~7厘米。秋茭采收后,保持浅水2~3厘米,以免根株受冻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害虫幼龄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g加水75~100kg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g加水50~75kg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绣钠喷洒效果良好。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