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根蒜种植技术?东北白皮蒜种植技术?

小根蒜种植技术?

1、小根蒜种植技术?

小根蒜是蒜的一种,也可以称作独蒜、小头蒜,炒菜和做汤的时候经常用到,是在蔬菜市场也比较受欢迎。小根蒜种植是一个增加收益的项目,以下为大家介绍小根蒜种植的要点:一、种植时间:小根蒜多在北方(东三省、河北、山东等)种植,种植时间在

8、9月。二、整地施肥:小根蒜的适应能力很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以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种植最佳。播种之前要施基肥,一般先深翻20厘米,结合翻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尿素3~5公斤做基肥。若土壤干旱,可先浇水,后翻地、施肥。将地整细耙平,做成宽

1、3~

1、5米的平畦。三、播种管理:小根蒜是用鳞茎进行繁殖的,选择个体大、无病斑损伤种鳞茎,并把干叶和部分须根去掉。播种之前先在畦内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5~6厘米,按株距3~5厘米将种苗摆放在沟内,浇底水,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7~10天即可萌芽山土。四、田间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①、播后浇水:小根蒜播种完后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中耕保墒为主。土壤结冻前灌冻水,在灌冻水的基础上,在畦面上覆盖马粪、圈肥护根防寒,保护植株安全越冬。②、科学施肥:生长期间要进行分期施肥,植株返青时结合浇返青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以促进植株返青发棵。返青30天左右进入发叶期,每亩施尿素15~30公斤。当鳞茎开始膨大时,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③、适时中耕:在小根蒜井膨大之前,要进行中耕除草两到三次,中耕深度约3~4厘米,并保持土壤墒情,促使土壤通透,保证适宜湿度,这样可有效促进小根蒜根系生长。

东北白皮蒜种植技术?

2、东北白皮蒜种植技术?

白皮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地与倒茬。种植大蒜的地应选在土壤平整,灌水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大蒜应与小麦、蚕豆、胡萝卜等作物轮作倒茬,以防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  

2、耕作与整地。秋耕冬灌年前蓄足底墒水,整成待播状态。早春耙地耱平打埂作畦,畦宽2米左右。  

3、施足基肥。在秋耕整地时,腐熟的牛羊粪5000-6000公斤/66

6、7平米,并配合50-60公斤/66

6、7平米的磷肥,一次施人耕层作底肥,然后秋耕冬灌,以备春耕。  二、播种技术  

1、选种。选择无病、贮藏期间没有受冻、受热、受潮的健康的大瓣蒜作种,最好是异地种,如引自南疆乌什一带或本县前山区的蒜种。  

2、晒种。播前晒种1—2天,降低含水量。在剥蒜时一定要把蒜瓣基部坚硬的木质茎盘掰去,以便使种子吸水萌发、生根。  

3、浸种。在播前1~2天将剥好的种子置于清水或小于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可提前出苗7—10天。  

4、播种。当气温稳定在2-4℃时,开始播种,也就是在“清明”前5天为大蒜的适播期,最迟应在4月20日前播完。播期过晚不宜成熟,并易形成“鸡腿蒜”。  开沟播种株行距为lox20或13X25厘米,播种深度4-5厘米为宜,保苗株数25000株/66

6、7平米;喷灌区株行距可加大到5X30厘米,保苗株数45000株/66

6、7平米,用种60~75瓣(50头/瓣)。播种时带种肥磷酸二铵7—10公斤/66

6、7平米,撒人沟内做种肥,覆土、镇压。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一般应在出苗后至4叶期进行两次。植株5叶后,根系生长趋于旺盛,在地表3厘米土层内,田间根系基本衔接,要避免中耕,应人工拔除杂草,以防草害。  

2、灌水。大蒜苗期不宜过早浇水,要进行适当的蹲苗。一般头水应在5叶期进行为好,以后每出2片叶浇水一次。  特别在抽蒜苔期要保持田间湿润,有利于抽苔和蒜头膨大,此时喷灌区一般每隔2—3天喷一次,全生育期浇水6-7次。  最后一次应在收获前15天进行,切忌后期灌水过多,以防贪青晚熟和锈病危害。  

3、追肥。大蒜抽苔前用尿素追肥10公斤/66

6、7平米,抽苔后用尿素8公斤,共追肥4次。抽苔过后要特别重视及时浇水,以利蒜头的膨大,全生育期追肥32-40公斤/66

6、7平米。  

4、打蒜苔。当蒜苔抽出后7—8厘米要尽早打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