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蔬菜怎样提高销售量,开水果蔬菜超市注意什么

超市蔬菜怎样提高销售量



1、超市蔬菜怎样提高销售量

上面很多朋友说的都不错,最重要的是做好生鲜是1个系统工作,如果只做某1环节或某1方面的工作,只能是昙花1现,没有持久性。 做好生鲜工作要了解每1种生鲜商品的特性及专业知识,这些到网上搜搜就可以找到,但是很多超市想到做不到,说到做不到,就是制度、流程、绩效、奖惩、员工技能、执行力等等问题都有。 如果单纯从经营的角度来说,就是抓住生鲜的特点,做到勤、快、变;以制度、流程为平台,以品类管理为基础,以价格为杠杆,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竞争对手为攻击点。 如果要细说,那要几堂课时间,这里就简单说说“勤、快、变”。 抓住生鲜的特点就是要做好鲜度管理,生鲜不新鲜没有好品质就是价格再低也少有顾客问及。做好鲜度管理就要做到勤、快、变。 勤对于采购来说要勤跑市场、勤询价,不要只有固定的采购模式,采购做到勤,销售才会有价格优势。 勤对于现场来说要勤做清洁,时时保持环境和台面清洁卫生;要勤理货,发现品质不良的货立刻挑出报损或特价处理(不能陈列在正常排面);根据不同的销售时段,要勤添货,少添货(保持排面丰满) 快对于采购来说,新品要第1时间进货,第1时间上架销售;对市场上供货量大商品、信息第1时间收集到,第1时间做出反应;对市场、竞争对手的动作第1时间做出反应。 快对于现场来说,要快速清洁、快速理货、快速添货(尤其在客流高峰,不能阻碍顾客选购商品);快速变价(客流高峰才是把品质不佳的商品销售出去的最好时机);快速服务,快速打称、快速宰杀、及时解答。 变对于采购来说,除了固定的采购渠道、模式,要善于寻找采购渠道;商品促销要善于变换,包括单品和促销价格幅度。 变对于现场来说,要快速变价、善于变价;对商品销售方式要善于变换(如:按斤、袋、盒,加工后销售等等);POP、吊旗、商品宣传、促销宣传要及时更新;促销商品,堆头、特殊陈列要定期更换。

开水果蔬菜超市注意什么



2、开水果蔬菜超市注意什么

店铺地址:蔬菜水果是日常消费品,消费群体比较有针对性。开店的选址应该是靠近居民住宅区,或者比较大的公交车站,最好避开竞争对手,如果附近有肉铺,鱼店,则更好,方便顾客1站式购齐食物。进货:蔬菜水果容易腐烂,好坏有时候差非常多。跟供货商做好合作,如果有可能,尽量多联系当地的菜园或者果园。蔬菜水果摆放:根据蔬菜水果的大小,容易腐烂的程度,是否能压放以及颜色搭配等许多问题量身打造架子。建议可以去批发市场各种水果蔬菜买1些来试着摆1摆,多调整,最终确定。蔬菜水果库存:看蔬菜水果的新鲜程度,销售量,以及季节选择性进货,以及怎么摆放可以让空气流通,减缓它们成熟的速度。残次品处理:残次品处理可以选择榨汁机和沙拉柜来进行处理。如果残次品太多,建议进行打折销售。关注天气:水果产地的天气变化对于水果价格影响很大,事先关注天气能够预估市场上水果的价格波动,对于规避风险和盈利很有帮助。

生鲜蔬菜超市怎么经营



3、生鲜蔬菜超市怎么经营

生鲜蔬菜超市的经营1般就是在水果、蔬菜生鲜产品经营不可盲目进货,要有合理的产品管理和销售手段,然后水果、蔬菜的损耗控制在员工和工作制度管理方面也是可以做1些工作的。果蔬订货应考虑以下因素,其中包括该类蔬果是否在促销期间、是不是季节性蔬果、该品种的蔬果销售量如何和库存量有多少、陈列的位置和进货的价格等。在明确了这些因素以后再进行有计划的符合社区客户需求的合理订货,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蔬果生鲜产品库存损耗。

超市蔬菜定价公式



4、超市蔬菜定价公式

超市蔬菜定价公式:售价=进价*(1+定价毛利率) 蔬菜定价思路总的来说有1定的规律可循,也不失灵活性,体现最为明显的则是不同角色的商品有不同的定价加价率。所以,定价前,首先要对需要定价的商品进行分类,确定出DM商品、民生商品及B、C类商品,再按照DM-民生-B、C类商品的顺序进行定价。 DM海报商品的定价不用多做介绍。民生商品是1年慧如埋4季每个分类必卖的商品,此类商品价格敏感度较高,1般情况下其售价不能高于周边市场,归属于门店树立价格形象的商品分类。蔬菜类的民生商品加价毛利率在15%-25%之间。B类商品为毛利型商品,销售量仅次于民生商品的商品,其定价毛利率为25%-35%。C类结构型商品,需求量较小,定价毛利率较高,1般设定为35%以上。B、C类商品的确定和地区消费习惯有较大关系,会存在地区差异,需要门店自行梳理。 定价可根据以橡咐下公式进行计算,定价毛利率=(售价-进价)/售价,售价=进价/(1-定价毛利率)。有些门店采用的计算公式是售价=进价*(1+定价毛利率),这样测算得出的定价,反推定价毛利率会低于前面公式反推的定价毛利率。 当然,定价思路并不是1成不变的模板定价,通过定价公式计算得出的售价后,还要参考市调来调整售价。假设某商品进价1.5元,定价毛利20%,测算出来的定价为1.875,周边竞争对手同商品的定价为1.8元,我们则可以定为1.68元,低于竞争对手且高于采购进价,保证价格形象。 同质量同规格的同种商品,如果按照市调修正完的价格前蚂已经低于我们的进价,亏钱卖的情况下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售价,则需要核实采购端的情况。

淡季超市如何提升蔬菜销售



5、淡季超市如何提升蔬菜销售

淡季超市的蔬菜价格销售量,应该是在价格上取胜。 搭配促销就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超市不推出蔬菜与肉类之间的搭配销售?



6、为什么超市不推出蔬菜与肉类之间的搭配销售?

超市之所以不推出蔬菜和肉类之间的搭配销售,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食材的保存,不同种类的食材在保存条件上是不同的,温度湿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食材性质的不1当然不可以同样对待保存,就如蔬菜而言,大多数的蔬菜都是才常温下进行保存和销售的,低温冷冻反而会对食材的完整性和卖相上造成不利的损伤,可是肉类就大不相同了,肉类的保存的条件就是低温冷冻,没有低温的环境肉类很快就会变质,因此,蔬菜和肉类有着不1样的保存条件,不1样的食材保存条件在搭配销售上肯定会出现储存难题。其次,销售的周期,蔬菜和肉类在销售周期上有着巨大的差距,毫无疑问,蔬菜的销售周期要比肉类短的多,每天超市蔬菜的销售量是1定会大于肉类的销售量,而且这销售量的差距是相当的大,就1般销售而言,搭配销售会是性质相近或是在销售量上差不多的捆绑销售,食材的销售量的巨大差异,很难在搭配销售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和调整。最后,顾客感受,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搭配销售,1切的受体都是顾客,顾客的认可才是检验销售成功与否的唯1标准,就蔬菜和肉类的搭配而言,虽然在本质上都属于日常食材的1种,但是顾客的口味和习惯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选购习惯和搭配习惯,不同食材的搭配是很难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的,莫衷1是的选择需求本就是最大的难题,如若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那么搭配销售就只会弄巧成拙。

相似内容
更多>